周周是那个周周 作品

第229章 承德罗汉峰的夺命诅咒(二)(第2页)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逻卒们始终坚守在岗位上。神奇的是,自从逻卒开始巡逻后,那些无故发狂自倒而死的事件竟然真的停止了。百姓们得知这个消息后,心中的恐惧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劫后余生的喜悦和对官府的感激。

人们纷纷猜测,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有人说,是逻卒的威严震慑住了作祟的鬼魂,让它们不敢再出来害人;也有人说,也许是之前那些死者的怨气在逻卒的守护下逐渐消散,它们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怨恨,不再寻找替身 。但真相究竟如何,没有人能够说得清楚。

不管怎样,这场可怕的灾祸终于暂时平息了。罗汉峰又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勇敢的游客前来攀登,但他们的心中依然对那段恐怖的历史充满了敬畏 。

在这场神秘莫测的灾祸面前,不仅百姓们惶恐不安,就连学识渊博的纪晓岚也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之中。纪晓岚,这位清代的大学者、文学家,曾任《西库全书》的总纂官,其才学和见识在当时备受推崇。他听闻了罗汉峰的这一系列恐怖事件后,在《槐西杂志》卷三中记录下了自己的思考。

纪晓岚深知民间关于 “鬼求代” 的传说由来己久,吊死鬼、淹死鬼找替身的故事在坊间广为流传,屡见不鲜。然而,对于罗汉峰上发生的这一切,他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他认为,那些自己寻短见的鬼等待替身,是因为他们轻生,可失足而死的人,并非主动求死,被鬼迷惑而自投罗网的,更是与主动轻生毫无关系。若说这些鬼魂一定要辗转相代,实在是毫无道理可言。

在他看来,此事或许另有缘由。一种可能是冤谴,也许是这些死者生前犯下了某种罪孽,如今遭到了上天的惩罚;另一种可能是山鬼为祟,山鬼为了享受人间的祭祀,故意制造事端,让人产生恐惧,从而向它们供奉祭品 。纪晓岚的这些观点,为这起事件提供了全新的思考角度,也让人们意识到,不能仅仅因为民间的传言,就盲目地认定是 “鬼求代” 在作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