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围场交际花(第2页)
“该死,怎么回事?”
回到维修区,林逸风摘下头盔,眉头紧锁。汗水滑落额角,他感到一丝凉意。这不是硬件故障,遥测数据一切正常。
问题出在细微之处。赛车升级带来下压力提升,平衡点微妙变化,高速状态下对转向输入精准度和时机要求更高。他过于追求极限,细微操作失误被放大,引发车尾不稳和轮胎异常磨损。
这是技术瓶颈。之前凭借舒马赫指导和自身天赋,他在“追赶”、“学习”。现在随着对f1理解加深和赛车性能提升,他需“精通”、“引领”赛车调校方向,驾驶细腻度要求达到新高度。
晚上回到酒店,林逸风没有刷手机看动漫,独自坐在窗边,手里把玩舒马赫签名的迷你卡丁车模型。月光洒在模型金属车身上,反射冰冷光泽。
他对着空气喃喃自语:“老头子,遇到坎了啊……”
眼前光影微动,熟悉的红色身影渐渐清晰,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疲惫,眼神依旧锐利如鹰。舒马赫幻影比之前凝实一些。
舒马赫声音低沉,首接点破他的困境:“瓶颈,每个车手都会遇到。f1不是简单油门到底,是毫厘艺术。你感受到赛车极限,还没完全驾驭它。”
“我知道,高速弯平衡点找不到。犹豫,速度没了;激进,轮胎废了。”林逸风有些沮丧。
舒马赫没有首接给出答案,伸出手,虚空点在迷你卡丁车模型尾部。
“想象气流如何划过车身,如何在尾翼分离。下压力增加,赛车更‘粘’地面,也对姿态变化更敏感。”手指缓缓移动,模拟赛车弯中轨迹。
“问题不在速度,在于进入弯道前的准备,弯心时对油门方向盘的细微控制。你需更早预判赛车反应,用更小幅度、更精准时机调整。”
舒马赫声音仿佛带着魔力,林逸风意识被完全吸引。他不再简单提点,深入讲解高速弯空气动力学、悬挂几何与轮胎负载的复杂互动。知识远比基础技巧深奥。
“记住,ethan,最快车手不是把赛车推到极限的人,是能稳定在极限边缘游走,知道如何‘说服’赛车保持在那里的人。”
舒马赫指导如醍醐灌顶,林逸风感觉脑海模糊隔阂被捅破。他闭上眼睛,赛道记忆宫殿再次启动。他不再简单回忆圈速数据,将舒马赫讲解原理代入,重新审视铃鹿赛道上每一次操作。
他看到转向输入的瞬间差异,看到油门控制的微小瑕疵,看到那些被忽略、导致轮胎过热和车尾不稳的细节。
原来是这样。
林逸风猛地睁开眼睛,眼中闪烁明悟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