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通关(第2页)
顾十七没有否认。他掏出钢笔塞进她手心——那是邓老送他的英雄100金笔,刻着"改革先锋"四个字。
"特区二期规划在保险柜里,土地财政那章...一定要加上民生保障条款。"
"混蛋!"郑敏把钢笔砸在他胸口,"你答应过要建免费医疗体系的!"
惊雷炸响。顾十七在闪电照亮的一瞬看清她眼里的绝望,突然拽过她狠狠吻住。这个吻带着血腥味,像要把二十年风雨都烙进彼此骨髓。
"继续改革..."他最后摩挲着结婚证上的照片,"为我看看新时代的模样。"
市图书馆。
1990年的圣诞夜,历史系研究生顾十七正踮脚去够顶层那本《中国农村改革始末》。书架晃动的瞬间,无数记忆碎片奔涌而来——
青山大队的稻浪,郑敏在试验田边的笑颜,邓老拍着他肩膀说"胆子再大些"...
轰隆!
"同学?同学醒醒!"
顾十七猛地睁开眼,面前是满脸担忧的图书管理员。窗外阳光明媚,电脑屏幕显示:2023年12月24日。
毕业论文文档还在闪烁,最后一行写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中国农村脱贫人口累计超7亿..."
他颤抖着点开新闻网页:
《郑敏院士团队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深圳gdp首超伦敦》
"改革开放45周年:不忘初心的改革者"专题报道
报道配图里,白发苍苍的郑敏站在特区纪念馆前,胸前别着一支熟悉的金笔。
三个月后,顾十七的论文获得年度最佳。答辩结束那天,他独自去了趟农业展览馆。
在杂交水稻展台前,玻璃柜里陈列着一株1985年的稻穗标本。说明牌写着:"改革开放初期重要物证,捐赠人:郑敏"。
稻穗下方,隐约可见用钢笔刻的一行小字:
"给迷路的改革者——稻田永远记得风的方向。"
夕阳西沉,顾十七把论文副本轻轻放在展台上。封面烫金的国徽旁,是他亲手写下的题记:"献给所有时空里的破冰者。"
“恭喜宿主通关粮副本”
“获得奖励,国运加身”
“效果解释,国运加身的你可以做一切事都顺利,且邪祟不敢近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