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变革
李远治下的百姓听闻了这件事的前因后果后,一个个火冒三丈。他们深知,若不是李远的治理有方,他们哪能过上如今丰衣足食的好日子。
如今竟然有人敢妄图挟持李远的子女,实在是罪大恶极。百姓们觉得,仅仅炸死首恶还远远不足以解他们心头之恨。于是,他们纷纷向李远的官员们提出建议,强烈要求出兵消灭袁绍,让那些企图伤害李远及其家人的人付出应有的代价。
一时间,整个李远治下地区,百姓们群情激奋。大家都觉得袁绍的行为不可饶恕,必须受到严厉的惩罚。街头巷尾,人们都在讨论着这件事,对袁绍的行径表示出极大的愤慨。
一些百姓自发组织起来,前往官府请愿,希望李远能够顺应民意,尽快出兵。他们认为,袁绍的存在就是对李远和他们美好生活的威胁,只有彻底消灭袁绍,才能确保他们的生活安稳无忧。
李远夜袭邺城,炸死袁尚和李孚的消息,迅速传遍关东地区。与此同时,李远所发布的报纸也在各地流传开来,这份报纸详细地阐述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将他的所作所为毫无保留地展现在众人面前。
关东的百姓们在了解事情全貌后,纷纷认为李远做得在理。而李远只诛首恶,不祸害其他人的行为,更是让百姓们对他赞誉有加。
即便是那些平日里与李远不合的诸侯,在事实面前也不得不承认,李远此举展现出了非凡的大度与胸怀。这一事件让一些原本暗藏刺杀想法的人,纷纷收起了心思,偃旗息鼓,不敢再轻易对李远及其家人下手。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曹操当年为父报仇,血洗徐州百姓的旧事。如今相同的事再次出现,但君主之间的做法完全不一样,使得刚刚被曹操纳入手中的徐州,一时间隐隐有动乱的迹象。
刚回到许都的曹操,听闻徐州局势不稳,不得不紧急重新调兵遣将,前往徐州坐镇平乱。同时,他任命车胄为徐州牧,希望他能稳定徐州的局势,管理好这片新到手的土地。
而李远手中出现能飞天投掷炸弹的武器,更是引起了各方诸侯世家的高度关注。他们清楚地意识到,以自己现有的实力,根本无法抵抗这样的先进武器。
诸侯们虽然仍在做着垂死挣扎,试图寻找应对之策,但许多世家大族已经敏锐地察觉到局势的变化,明白天下大势已加明朗,继续抵抗也是以卵击石。一部分世家迅速联合起来,开始准备举家前往南方或者海外,试图在乱世中寻找一片安稳之地。
还有一些世家,或是不愿意离开故土,或是自恃家风清正,认为即便局势变化,也能在新的环境中生存。他们选择派遣家族中的优秀子弟前往长安,提前去了解和熟悉李远的政策。他们心里明白,即便世家的根基不在了,只要家族子弟能够适应新的环境,家族就还有延续下去的希望。
在邺城,昏迷了好几天的袁绍,在众人焦急的期待下,终于缓缓醒来。醒来后的袁绍,看到汉中军发行的报纸,心中顿时五味杂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