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王熙凤的羡慕(第2页)
“少爷,都安顿好了。”
巧灵微微挺着小胸脯,一副小管家婆的模样:“按照少爷的吩咐,把东边的厢房给珍珠姐姐和晴雯姐姐住了,方便照应。”
她顿了顿,小大人似的评价起来:
“巧灵瞧着,晴雯姐姐看着气性大,刚安顿下就东瞅瞅西看看,不过巧灵看她也就是嘴硬心软。”
“珍珠姐姐倒是安静得很,一直低着头,问什么答什么,就是眼圈有点红,怪可怜的。”
巧灵虽然年纪小,但这段时间跟着贾珺,见识历练远非昔比,处理这些事情倒也井井有条,利落得很。
贾珺“嗯”了一声,随口问道:“没闹什么幺蛾子吧?尤其是那个牙尖嘴利的晴雯。”
“回少爷,没有。晴雯姐姐虽然嘴上不饶人,但也就是嘀咕几句,没真做什么出格的事。”
巧灵说着,偷偷瞄了一眼贾珺,见他神色如常,才放下心来。
贾珺点了点头,端起手边的茶盏啜了一口。
晴雯的性子他清楚,至于珍珠,性子温顺,更不必担心。
大观园里的那些女儿们,在贾珺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能有机会改变她们的命运,他自然不会错过。
贾珺想起王熙凤那张先是惊怒交加,随后又强作镇定的脸,嘴角不自觉地弯了弯。
这个女人,聪明是真聪明,可惜眼界格局小了些,心思都用在了内宅争斗和敛财上。
如今被自己捏住了放印子钱的把柄,想必能老实一阵子。
他现在可没功夫跟一个内宅妇人纠缠不清。
王熙凤若能识趣,安分守己,他也不介意帮她一把,若是不识抬举,非要跳出来碍事……贾珺眼神微冷,那就要好好教育教育了。
巧灵走后,书房里只剩下贾珺一人。
贾珺随后拿起了一张邸报。
邸报上刊载的消息,大多是关于各地灾情的奏报,旱灾、水灾、蝗灾……一桩桩一件件,触目惊心。
这大魏朝外有强敌环伺,内有天灾人祸,民生凋敝,这大魏朝的根基,恐怕早已动摇了。
......
次日晚上,皇宫深处的御书房内灯火通明,隆治帝独自伏案批阅着堆积如山的奏折。
大明宫掌宫内监戴权悄无声息地走近,轻声提醒:“陛下,子时已过,龙体要紧,该歇息了。”
隆治帝像是没听见,又批完一本,才将朱笔重重掷在笔洗中,发出“哐当”一声脆响。
他抬手用力按了按眉心,长长地吁出一口浊气,声音带着无法掩饰的倦意:“歇息?朕倒是想,可你看这些……”
他随手拿起最上面的一本奏折,又烦躁地扔回桌上,震得烛火一跳。
“全是烂摊子!不是旱灾就是水患,南边要粮,北边要饷,京城的禁卫军也是张着嘴等着喂!这桩桩件件,哪一样不要银子?”
隆治帝站起身,双手背在身后,在宽大的御书房内来回踱步。
“国库里那点家底,朕比谁都清楚!说是捉襟见肘都抬举它了,简直就是个空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