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的背后 作品

第53章 恭贺圣上!镇北城大捷啊!

......

“还望陛下以江山社稷为重,以天下苍生为念,将贾珺此人送去鞑子大营,主动主张议和。”

“切不可为了一时的意气之争,贪图朝夕之荣,而将整个大魏江山置于倾覆之危啊!”

太上皇听到内阁首辅王耀祖这一番言辞恳切的话语后,微微点头,脸上露出一丝赞许之色,缓缓说道:

“王爱卿所言极是,那就准备与鞑子议和吧。顺便收回贾珺封爵,将其送往鞑子大营,给鞑子一个交代,也好促成这议和之事。”

听到这话之后,隆治帝心中犹如翻江倒海一般,愤怒、不甘、无奈等诸多情绪如汹涌的潮水般交织在一起。

隆治帝双眼死死地盯着太上皇的背影,牙齿咬得咯咯作响,双手紧紧地握紧了拳头,指关节因为用力而泛出惨白之色。

他满心的壮志豪情,在这一刻,仿佛被一盆冰冷刺骨的冷水无情地浇灭。

隆治帝内心深处有一股强烈的冲动,想要抗争,想要大声反驳太上皇的决定。

可当他的目光触及太上皇那威严的身影时,却又如同被无形的绳索束缚住一般,无能为力。

太上皇在位多年,根基深厚得如同盘根错节的古树,在朝中威望极高,可谓是一呼百应。

他所做出的决定,在这朝堂之上,几乎无人能够更改。

政权、军权都不在隆治帝手中,他只能强行压下心中的愤怒,等待这老东西离世后,时机成熟,亲掌政权。

原本隆治帝还想借着扶持军中将领的手段,掌握一些军权。

可这次杀虎口的沦陷,大魏京城门户大开,一切都仿佛回到了三年前的原点。

随着太上皇的一声令下,朝堂上众人开始你一言我一语地商讨起议和的具体事宜。

太上皇见众人已然开始认真商议,微微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满意的神情。

随后,太上皇枯枝般的手指按在隆治帝肩头:“轩儿,为君者当知取舍,就像当年那样,你做得很好。”

说完之后,太上皇在太监冯保的搀扶下,缓缓转身,迈着沉稳的步伐离开了朝堂。

......

在巍峨的金銮殿中,隆治帝望着殿下群臣,眼神复杂。

金碧辉煌的殿宇依旧,可他的心境却已历经沧桑。

回想登基之初,他心怀壮志,一心想要开创一个盛世,让大魏如那巍峨高山,屹立于天下,令四方蛮夷皆来朝拜。

然而,现实却如大为不同。

大魏与鞑子的战事,多年来一直胶着,边疆百姓苦不堪言,朝廷也为此耗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他虽殚精竭虑,却始终未能扭转战局。

隆治帝的手指深深掐入龙椅扶手的蟠龙纹中。

他记得半月前八百里加急送来捷报时,当日他亲笔写下“虎贲将军“的封诰时,自己是如何在养心殿抚掌大笑。

那个贾珺,带着三百死囚,斩下北狄四皇子头颅时不过才十七岁!

何等的少年英杰,然而,现实却是......

“恭贺圣上!镇北城大捷啊!”

......

一声高呼,打破了殿内的沉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