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封赏!(第2页)
“而且,朕需要的是一个能够为大魏带来胜利的将领,而不是那些只会空谈的文武百官!”
“封赏一个五品云骑尉,怕是让万民笑话!让万民说朕刻薄功臣!”
户部尚书刘景行向前一步,脸上满是忧虑之色,拱手说道:
“陛下,臣理解您嘉奖功臣之心,可朝廷封赏需遵循既定规制。”
“若因贾珺一人便打破常规,往后再遇战事,立功将士皆期望超规格赏赐,这让朝廷如何应对?长此以往,怕是会扰乱整个军功封赏体系。”
礼部侍郎陈宏文也赶忙出列,微微摇头,语气带着几分急切:
“陛下,此举于礼法不合。男爵之位何等尊崇,贾珺不过区区百户,骤然提拔至此高位,恐天下人质疑朝廷用人唯亲,而非论功行赏,有损陛下圣明。”
这时,一位资历颇深的老臣,光禄寺卿赵德全颤颤巍巍地站出来,声音颤抖的说道:
“陛下,老臣在朝为官数十载,深知平衡之道。若重赏贾珺,只怕会引发军中派系争斗。”
“那些追随先帝多年,浴血奋战的老将们,心中难免会有怨言,这对朝堂稳定和军队团结,都将是巨大的隐患呐。”
一时间,大臣们你一言我一语,反对之声此起彼伏,金銮殿内气氛紧张得如同绷紧的弓弦,似乎随时都会断裂。
而隆治帝坐在龙椅之上,脸色愈发阴沉,紧紧握着扶手的手微微泛白。
正在这个时候,内阁首辅王耀祖堂而皇之的说道:
“贾珺此举,微臣人为,不仅不应该封赏,反而要责罚!”
此言一出,满朝皆惊,众人纷纷将目光投向这位大魏文官领袖。
王耀祖神色冷峻,微微仰头,一副胸有成竹的模样,接着侃侃而谈:
“陛下有所不知,贾珺斩杀的可是鞑子四皇子!这四皇子在鞑子那边身份尊贵,如今被贾珺所杀,来年议和之事怕是要横生枝节。”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见隆治帝神色冰冷,便继续加重语气说道:
“陛下,议和乃是关乎我大魏万千百姓生死安危、社稷安稳的大事。这些年,边境战事不断,百姓苦不堪言,国库也日益空虚。好不容易双方有了议和的苗头,这是何等珍贵的契机?”
“可贾珺莽撞行事,杀了鞑子四皇子,这无疑是在他们的伤口上撒盐,让议和之路变得荆棘丛生。”
“若因此引发鞑子更猛烈的报复,边境战火重燃,无数百姓又将流离失所,生灵涂炭,陛下又于心何忍?”
“再者,”王耀祖顿了顿,上前一步,声音也提高了几分。
“贾珺身为朝廷将领,行事却不顾大局,只图一时之快,这般行为若不加以惩戒,如何能让其他将士明白,在朝廷的考量中,家国天下、百姓安危才是重中之重?”
“所以,依臣之见,不仅不能重赏,还得重重责罚,以儆效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