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的背后 作品

第25章 臣观其用兵有古良将之风

朝廷多次派兵围剿,却因白莲教熟悉当地地形,且擅长游击战术,神出鬼没,大魏军队难以彻底剿灭,反而损兵折将。

每一次的围剿失败,都让白莲教的气焰更加嚣张,也让大魏的局势更加严峻。

播州杨氏、水西安氏等土司也是表面臣服,实则心怀叵测。

他们在自己的领地内私铸武器,扩充势力,暗藏反心。

表面上对朝廷恭恭敬敬,背地里却在谋划着如何割据一方,脱离大魏的统治。

这些土司的存在,如同大魏体内的毒瘤,随时可能爆发,给大魏带来致命的打击。

一时间,大魏上下,内忧外患交织,局势风雨飘摇。

朝堂之上人心惶惶,大臣们相互推诿责任,民间百姓对大魏朝廷的信任也降至冰点。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困境下,太上皇深感无力回天,加之永昌六十年发生的重大政治变故。

最终永昌帝选择将皇位传给三皇子,也就是现在的隆治帝,‘期望’他能有所作为,挽救大魏于危难之中。

隆治帝继位后,日夜忧心,殚精竭虑,试图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重振大魏的雄风,重现万国来朝的盛世。

......

在这风云变幻的朝堂之上,卢萧尘的这份奏报宛如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激起了千层浪。

此时,它正被迅速呈递到了隆治帝的御案之上。

隆治帝端坐在龙椅之上,眼神中透着几分疲惫与焦虑,这段时间,朝堂内外的烦心事如潮水般涌来,让他心力交瘁。

当他瞧见那封奏报时,眼中瞬间闪过一丝期待,迫不及待地伸手将其展开,逐字逐句地阅读了起来。

“臣镇北城军营左营指挥使卢萧尘……”

随着目光的移动,隆治帝的神情逐渐从凝重变得惊讶。

“是役,贾珺持重刀陷阵,首斩鞑子四皇子于万军之中,致虏阵大乱。”

读到此处,隆治帝眼神中满是不可思议。

他似乎能看到那战场上的硝烟弥漫,贾珺如战神般挥舞着重刀,直取鞑子四皇子首级的英勇画面。

“复率百人横贯敌阵,斩首三百一十七级,生擒虏兵一百四十三人,夺骏马二百余匹,甲胄弓矢无算。”

隆治帝的手指不自觉地轻轻敲击着御案,心中暗自惊叹,自他继位之后,如此赫赫战功,实在是难得一见。

“其勇冠三军,功勋卓著,实为开边以来罕有之奇功。查贾珺原系戴罪之身,然临阵之际忠勇奋发!”

隆治帝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一个戴罪之人能在战场上有如此表现,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臣观其用兵有古良将之风,进退皆合孙吴之法。今左营百户张三通敌被贾珺斩杀,员缺待补。臣将贾珺擢升百户,以彰其功。”

隆治帝的目光在这几行字上停留了许久,心中思索着贾珺的军事才能,看来此人不仅勇猛,还深谙兵法之道。

“此战仰赖天威,将士用命,斩获首级已着经历司验明,鞑子四皇子金印、蟒袍等物封存待解。”

“谨具本专差舍人驰奏,伏乞圣裁。”

“隆治三年十二月初七,镇北城总指挥使臣卢萧尘谨奏。”

当隆治帝读完之后,手中的奏报几乎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