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3章 设备改造,杨厂长的决断!(第2页)
杨平安倒是没有放在心上。
毕竟眼下整个升级计划都没有开始,
说什么都等于是画饼!
不过,
既然杨厂长已经同意了这项提议,
杨平安也是不客气道,
“厂长,”
“想要完成这项任务,仅凭研发部这些人还不够,”
“至少需要厂里给我安排二十名钳工,外加十名锻工,并且保证这些人的技术不低于五级,而且能足够的听命!”
“二十名五级钳工,还有十名锻工是吗,”
“这倒是没什么问题,”
“这样吧……”
“我给你批个条子,你直接去车间选人就行了,”
对于杨厂长来说,
既然先前他已经答应杨平安,要全力配合对方,
自然是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那就谢谢厂长了,在得到了杨厂长批条之后,
杨平安也是心满意足的离开了厂长办公室!
-----------------
当然,
到了下午,杨平安也是直奔生产车间,找到了车间主任。
“孙主任,”
“我要成立一个升级维修小组,对厂里的设备进行优化改造,打算从你们车间调一些钳工,这是厂长的批条,”
一番话出口,
孙主任也是心中咯噔了一下,
凭心而论,
他自然是不愿意车间内的钳工被调走的,
尤其是,
杨平安还点名了要五级以上的钳工!
要知道,
现在刚刚施行八级工制度不久,
五级以上的钳工已经算是不折不扣的高级钳工,
这不是要命了嘛!
但有着厂长的批条,这就属于上级安排的任务,
他一个车间主任,
难道还能违抗命令吗?
更何况,
眼前的杨平安,
还是最近厂里炙手可热,杨厂长面前的红人。
所以,
即便孙主任心里一千个,一万个不乐意,
却也只能强颜欢笑,拿出了车间员工的名单,
并且亲自陪着杨平安在车间挑选工人。
事已至此,
他也只能希望杨平安做的别太过分不要盯着他们车间薅。
好在,
杨平安也明白这些车间主任的苦衷。
毕竟眼下到处都在抓生产,而且还是层层施压。
不仅有冶金部对厂里下达目标,
包括杨厂长也对这些车间主任分派了指标!
这种情况下,
谁也不敢拿生产的事情开玩笑!
最终,
在孙主任如释重负的眼神之中,
杨平安也是带着五名钳工离开了一车间,
然后又如法炮制的,
去了二车间,三车间,四车间……
经过一下午的挑选,
二十名钳工加上十名锻工,总算被杨平安凑齐了。
不过,
他并没有一昧的选择那些技术比较高明的工人。
而是参考了这些车间主任的介绍,
挑选的几乎都是那种,
性格偏向沉默寡言,比较踏实能干的,
也是因为这一点,
在杨平安对着这些工人交代了厂里的任务之后,
眼前的三十名工人,自然没有提出半点异议。
一方面,
这是厂里安排下来的任务,他们自然没有拒绝的权利。
另一方面,
现在厂里又不是按照计件制度发工资,
换而言之,
就算他们这些人什么也不干,每个月照样按照各自的工级领工资。
也是没有半点后顾之忧。
-----------------
春去秋来,
转眼间便是两个多月过去,
俗话说,
人在专注的时候会感觉时间过得很快!
而是两个多月的时间,
对于杨平安而言几乎是一晃而过。
毕竟,
为了早点完成对厂里机器的优化改造任务,
杨平安虽然算不上是废寝忘食,
但也是每天三点一线,
除了周末以外的时间,几乎全都扑在了轧钢厂,
带着研发部的全部成员,
以及三十名工人,加班加点的忙于对生产设备的改造,
而结果,无疑也是喜人的!
在这般专心致志的投入之下,
不仅研发部的技术员对于图纸上的内容,乃至于轧钢厂的各个机械设备,几乎是了如指掌。
就连那些钳工锻工们,
为了满足杨平安各项堪称严苛的要求,
也是纷纷感觉,
这段时间各自的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
“呼——”
随着最后一台设备改造完成,
不仅整个生产小组的工人们纷纷露出了如释重负的表情,
就连杨平安也忍不住舒了口气。
至于一旁,
早已得知消息的杨厂长带着一干厂领导,
也是围观了这最后一台机器的改造。
虽然他们看不懂这一改造过程,
但因为这段时间杨平安的一番大动作,
以及所改造出来的那些机器,的确如同先前所说的那样,
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两到三成,
就连耗损也减少了不少。
所以,
随着杨平安这边,朝着杨厂长点点头,
“厂长,幸不辱命,”
“升级维修小组已圆满完成任务目标,”
话音落下,杨厂长自然是第一个带头鼓掌,
而在场的一干领导都是人精,
自然是有学有样,
很快,
车间内响起了一阵雷鸣般的掌声。
“杨主任,辛苦了,”
“还有小组内的全部成员,你们都是厂里的功臣,这段时间你们的付出和努力,厂里都看在了眼里!”
“更不要说,你们还比原计划提前了半个月完成任务。“
“对此,”
“厂里对你们每人进行二百块钱奖励,外加二十斤肉票!”
话音落下,
车间内的不少工人也是露出了羡慕之色。
毕竟他们这些人之中,
也不是人人都是七八级钳工,
这二百块钱的奖金,
已经是不少人三五个月的工资了,
更不要说,
还有二十斤的肉票!
以现在这种,
人均每个月不到半斤的肉票份额来说,
这二十斤肉票,
不仅能让家人好好大快朵颐,而且还能分给亲戚朋友一部分,
或是回娘家的时候,带上一大块五花肉。
绝对是相当有面子的事!
某种意义上来说,这也算是衣锦还乡了!
“至于杨主任,”
“鉴于你对厂里的贡献,厂里将给予一千块钱,外加一张自行车票作为奖励!”
“自行车票么……”
听到这话的杨平安也是点了点头。
虽然说,
他们家已经有了一辆自行车。
不过自行车这东西,谁也不会嫌多不是?
何况现在什么都要凭票购买,
即便是轧钢厂每年的自行车票都是相当抢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