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夜归人(第2页)
“米勒娃!海格!”艾琳立刻迎了上去,“怎么回事?”
麦格教授看到艾琳和斯内普,如同看到了救星,急促地说道:“艾琳,有伤员,重伤员!”
海格已经抱着伤员,大步拐向通往医疗室的岔路,并尽量放轻脚步。
斯内普和艾琳立刻跟上。
“这是谁?”斯内普紧盯着海格宽大的背影,心中升起不祥的预感。
“阿拉斯托。”麦格教授的声音带着焦急和一丝庆幸,“我终于通过守护神与他取得了联系。他藏在一个安全屋里,但伤得很重。”
“我赶过去不久,他就昏过去了,弗兰克和艾丽斯……”她的声音哽了一下,“他们……为了保护阿拉斯托引开追兵,被傲罗们抓住了。”
说话间,他们已经冲到了医疗室门口。
吉迪翁·普威特正歪在一张椅子上打盹,但他的弟弟费比安依旧挺立在门口守卫。
看到海格抱着人冲来,费比安立刻警惕地迎了上去。
当他借着走廊的灯光看清海格斗篷缝隙里露出的那张伤痕累累、惨不忍睹的脸时,饶是身经百战,也不由得倒吸一口冷气,失声惊呼:“梅林啊,阿拉斯托!”
吉迪翁被哥哥的惊呼惊醒,揉着眼睛跳起来。
此时海格已经用肩膀用力地顶开了医疗室的门,但他庞大的身体顿时僵住了,动作变得极其轻柔。
越过海格的背影,斯内普发现了他如此动作的原因:就在医疗室深处,邓布利多的病床旁,格林德沃正安静地坐在一张扶手椅里,背对着门口。
接着,海格屏住呼吸,轻手轻脚地将穆迪放在了一张空着的病床上。
往前走去,斯内普这才完全看清穆迪的伤势,不由得心头一紧。
穆迪的脸几乎被毁容了。他灰白色的长发纠结着血污,脸上布满了深可见骨的伤痕,皮开肉绽,如同被野兽撕咬过。
他的嘴巴像一个歪斜的、咧开的大口子,脸上原本应该隆起鼻梁的地方也不见了,只剩下一个血肉模糊的形状。
最令人心悸的还是他的眼睛,在穆迪那只紧闭的眼睛的另一边,只剩下一个血淋淋的破损眼窝,边缘的组织还在微微抽搐,让人不忍直视。
“阿拉斯托……”吉迪翁捂着嘴,脸色发白。
与此同时,艾琳已经冲到医疗室的魔药柜前,动作迅捷地拿出各种瓶瓶罐罐,白鲜香精、生骨灵、止血剂、强力镇痛安神药水……
她回到穆迪床边,开始以令人眼花缭乱的速度处理那些可怕的伤口。
清洗、消毒、愈合、敷药……她挥舞魔杖和使用各类魔药的动作同时带着急切与有条不紊的冷静。
经过艾琳一番紧急处理,穆迪脸上那些撕裂的伤口大部分被清理愈合,敷上了散发着清凉气息的药膏。
他鼻梁处的巨大创口也被她用浸透了特殊生肌草药汁的纱布仔细包裹了起来。但是,那只破损的眼窝依旧空洞。
艾琳疲惫地直起身,看着穆迪脸上那个空洞,眼中充满了歉意和无力。
“伤口清理干净了,大部分皮肉伤都能愈合,鼻子后面也能再长出来。但是眼睛,”她沉重地摇了摇头,“我没办法了。他的眼球大部分被破坏,我只能彻底清理掉它,否则,依据经验,破损的眼球很可能最终连累他另一只眼睛也会失明。”
沉重的气氛笼罩在医疗室里。麦格教授无奈地闭上了眼睛,吉迪翁和费比安则握紧了拳头。
“有人能制作炼金——”
斯内普的话音未落,便被一个突然响起的声音打断。
“眼球作为一种高度特化的感觉器官,其创伤引发的剧烈炎症反应,”格林德沃的语气平淡,像是在分析一个有趣的现象,“本质上是一种特殊的免疫排斥和修复过程,试图清除无法再生的异物和坏死组织。”
众人一惊,这才发现格林德沃不知何时已经无声无息地站在了病床旁边,正低头审视着穆迪的伤势,尤其是那个被清理干净、只剩下空洞的眼窝。
“格林先生,”麦格教授抬起头看向格林德沃,眼中瞬间燃起强烈的希望,“你有办法吗?你能……”
格林德沃似乎被麦格教授眼中的期盼灼了一下,显得有些尴尬。
“那些书,”他移开目光,指了指放在邓布利多病床上几本摊开的书籍,“是我在船上的图书角找到的。”
“这些麻瓜的医学书籍上确实有一些关于眼伤治疗的办法,”他耸耸肩说道,“但是,很遗憾,麻瓜的医学也做不到让失去的眼睛重新长出来。魔法……在这方面同样有其极限。”
麦格教授眼中的光芒黯淡下去。她难过地转头看着昏迷中依旧蹙着眉头,仿佛承受着痛苦的穆迪。
“不过……”格林德沃沉默了片刻,才再次开口,声音里带着一丝不确定和久远的回忆,“很多很多年前,我和阿不思,曾经一起讨论过关于利用炼金术制品,替代部分受损或缺失的人体器官的可能性。
“理论上,”他的目光再次落到穆迪脸上,“或许可以考虑给他做一个炼金眼睛出来。但这并非易事。”
“真的可以吗,格林先生?”麦格教授又抬起头,急切地问道,“只要能帮到阿拉斯托,有什么需要你尽管提。”
“我会考虑一下。”格林德沃只是微微颔首,没有给出肯定的承诺,但也没有拒绝。他留下这句话,便转过身,再次回到了邓布利多的病床旁坐下,拿起书本。
接下来的两天里,穆迪在艾琳的照料和强效魔药的作用下,伤势逐渐稳定,并苏醒过来。
虽然失去了一只眼睛,但这位老傲罗的意志如同钢铁,毫不在意这一巨大创伤。若不是艾琳强烈要求他继续待在病床上,他怕不是都已经把缠在鼻梁上的纱布扯下。毕竟,照他的话说,“那玩意儿又没什么用”。
期间,斯内普精心“编辑”过的《预言家日报》和那些引导性的解读,也渐渐在船舱内传播开来。
学生们三三两两地聚集在餐厅角落,对那些新闻议论纷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