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逸 作品

第二百四十九章:双标的孙神仙

李俊热脸贴了孙神仙的冷屁股,却完全就不在意,转头便对着面前的红烧牛肉面,发起了猛烈的进攻。

李俊前世是吃大米的南方人,今生穿越到了以面食为主的关中,口味变得十分的复杂。

现在的李俊一半的时间吃大米饭,一半的时间吃面食,由于他制定的陇西李氏粮食计划,整个陇西李氏族人也都是这样了。

至于吃不吃的惯大米的问题,这从来都不是问题,这个时代也没有人会觉得这个是什么问题。

这个时代的人只会觉得吃不吃得饱是问题,好不好吃?吃不吃得惯?

李俊来到了这个时代十几年了,他从来没有听到过有人问这个问题。

他之前赈济流民,后来要立规矩,一句:“吃人者……死!”

李氏壮奴杀了近五千人,那个时候很多人都不服,撕心裂肺的骂他:“你一个含着金勺子出身的贵公子,没有饿过肚子,怎么知道几天滴水未进,整个胃都饿得缩成一团,挠心挠肺的滋味?

到处都是的饿殍我们不吃就饿死了,难道只能留着喂野狼吗?”……

此外,李氏每天都有两个人,煮几锅米饭喂几百条猛犬,也是人们诟病他的地方。

李氏的白面馒头,也是外人诟病最多的地方,因为想要面粉不发黄,只有减少里面的麸皮。

只要是有常识的人就应该知道,一百斤麦子出七十斤面粉,二十八斤麸糠,面粉就是白色的。

如果一百斤麦子,出粉率是七十五,八十斤的话,面粉就一定泛黄。

而这个时代的人,和后世养生专家鼓吹全麦面包营养不同,这个时代的人们吃全麦面粉,纯粹就是他娘的这个时代的亩产低,大家都吃不饱,一年大半时间还要混合野菜充饥。

所以陇西李氏的白面,在现在的人们看来,就是该遭雷劈。

尤其是李俊不光把麸糠用来喂牲口,还他娘的拿好的粮食喂鸡鸭鹅,李俊觉得大家叫他“败家子”纯粹就是因为他身份地位高,要不然指不定被天下百姓骂得多难听。

李俊命族人南下,用船源源不断的运回来大米,李氏族人也成了百越,南昭以及往南等小国的人们眼里的傻子。

李氏族人用珍贵的瓷器,布匹,换他们手里永远也吃不完的粮食,和只是好看,会闪闪发亮却卵用没有的石头,和那些软的没有多大用处的黄色石块,沙子。

李氏族人含泪表示,百越的父老乡亲们太客气了,真的不用可怜我们,用金沙换点我们的东西,还总是同情我们,太……太……太让我们感动了,没得说的,这个汤勺送给你了……

但是李俊还是吩咐人用大米做成了米粉,以及客家人的那种烫皮。

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真的是耐储存啊,味道也好。

行军打仗的时候,和李氏生产的方便面一样,是族人们最喜欢的军粮了。

李俊吃的米粉,当然不是那种把大米磨成米浆,然后用簸箕蒸熟,然后切成粉条晒干储存起来的那种干米粉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