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以德服人的李俊
李俊知道原来的历史上,二十年后李陵的后人,不顾老祖宗不愿意再回汉地的话,来到了大唐请求归附。
是作为一个有着汉人血统的部落,在各民族杂居下,已经面临生死存亡的生存压力了。
李俊现在接管了陇西李氏三房的全部权力,也重新接管了陇西李氏大族长令牌,成为了陇西李氏上下六房的领头羊。
不管是皇帝也好,大家族的大族长也罢,亦或者是一个小家的家长,甚至是土匪头子,黑社会老大,都必须能扛事才有号召力,
如果李俊这个和皇帝一个级别的五姓七望陇西李氏的大族长不能扛事,总是功劳揽在自已身上,黑锅由手下背。
那么最终结果就只有一个,人心散了,队伍就不好带了,家族距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
现在已经分离了的十三房李陵的后人要认祖归宗,李俊这个大族长同意了,虽然现在没有重新续上族谱,但是作为陇西李氏的大族长,该扛的事情,该背的骂名,他就不能逃避。
李俊作为陇西李氏的扛把子,现在自已的其中一支被欺负了,他要做的事情很简单,也只有一个~~为族人出头。
异族人自古以来都是奉行弱肉强食,强者为尊。
他们也只听得懂一个道理……刀子。
巧了不是,陇西李氏族人就喜欢用手里的铁枪和异族人说话。
所以李俊认为自已现在要做的,只有用刀子和欺负了自已族人的异族讲道理就好了。
而千多年来,草原民族也一直把陇西李氏,看成了中原王朝的一个实力强大,非常富足的大部落。
李俊觉得无所屌谓,你们爱把陇西李氏看成什么就什么,反正我李俊的原则就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灭杀了你九族。
李俊觉得自已可不像自已的族人那么暴躁,一门心思的就想找人干仗。
“我只是想好好种地,你们不让我好好的种地,我李俊就把你们种地里。”
李俊边给石头城的族人写信,心里一个劲的叨逼叨。
至于他想种别人的地,别人不愿意,他就要把人家种地里这种小事情,就被他完全忽略了……
反正李俊觉得:“什么你的地?你问问我的族人,他们答应吗?
要不你问问他们手里的铁枪?看看他们答不答应?
既然你们异族人把陇西李氏,当成了和你们一样的部落。那么大家就用远古时代留下来的规矩,用部落战争的方式决定土地的归属,这没毛病吧?”
李俊觉得老祖宗李陵的封地,位置实在是太好了,也太重要了,说一句兵家必争之地一点也不为过。
从这一点上李俊就可以想像得到,现在李陵的后人面临着什么样的生存压力。
从李陵的落族人数判断,他的封地应该就是后世的图瓦共和国(中国地图上的唐努乌梁海)全境,阿尔泰共和国东北部分,外蒙古库苏古尔湖以西部分,以及西伯利亚一部分,面积大约四十万平方公里。
一句话概括就是整个叶尼塞河的发源地,之所以没有办法说具体的面积,这个是因为游牧民族的特点,也是这个时代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