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清逸 作品

第二百一十七章: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第2页)

这群外来人竟想联合日本人,在中国国土上建立一个犹太王国,推出了臭名昭著的“河豚鱼计划”。

在全球驱逐犹太人的背景下,只有中国人真心善待他们。

可艰难困苦中,仍勉力相救的中国人,最终却遭到国土视觊觎的悲惨境遇,怎能不让人寒心?

中国人出于怜悯之心,大量接收犹太难民,却没有想到致使中国陷入更悲惨的境地。

当时日本人要在东北等地进行工业发展和资源掠夺,而作为拥有技术和财产雄厚的犹太人,自然受到了日本人的青睐。

大批犹太人前往东北,一个白眼狼和强盗开始狼狈为奸,侵占我国国土和资源。

日本人在哈尔滨等地构建犹太人居住地,而犹太人将巨大的财富投资于,日军在东北的军事和工业建设。

使得日本人的军工业得以高速发展,也在很大程度上,加速了日军侵华的进程。

中华儿女遭受到的苦难,也有犹太人的一份“功劳”。

东北土地肥沃,物产丰富,自然比中东那个全是沙漠,物资贫乏的土地要好。

犹太人在此时动了心思,想在东北建立一个犹太国。

但此时刚受到日本人邀请,自然不好意思直接提出来,于是就卖命的给日本人提供技术,资产。

加速日本人在东北的建设,而日本人也借此稳固了后方。

犹太人的卖力工作,自然换来了日本人的好言相向。

但是日本人并不喜欢犹太人,他们对这个自大的民族也很是反感。

但由于需要犹太人的技术和资产,于是只得装模作样。

犹太人误以为日本人对他们友善,于是就派人向日本人提出,想要在东北买下一块土地用来建国。

大批犹太人听闻后蜂拥而至,此事也在中国一石激起千层浪,许多人对这个忘恩负义的民族破口大骂。

日本人虽然表面没有表示不同意,但却支支吾吾的一直拖时间。

正在这个时候,战争走向发生了改变。

苏德签署互不侵犯条约,犹太人无法再以苏联前往东北。

而日本人与德国,又成了轴心国,开始对犹太人卸磨杀驴。

犹太人当时在中国还有一个上海的定居地,1940年,日本人为了取得德国的信任,开始奉行德国的政策。

虽然日本人没有像德国那样,对犹太人赶尽杀绝,但是以前的好脸色全都没有了。

日本人将犹太人关进了上海的无国籍难民隔离区,并且阻止更多的犹太人前往上海。

东北的犹太人本还想从东北逃到关内,以求再次完成复国梦。

但先前犹太人的做法,已经彻底的激怒了中国人,没有一个地方愿意接纳他们。

东北人更是对犹太人嗤之以鼻,犹太人在中国没了落脚的地方,只好回到了自已在中东巴勒斯坦的老家,寻求再次复国。

这次的教训实在是太深刻,我们不能奢求每一个接受帮助的人都心怀感恩,但至少不要恩将仇报反咬一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