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识学到力量 作品

第十四章 生而知之(第2页)

等赵守一走,张慎三人便凑了过来,仔细端详起纸上的《正气歌》。

看着看着,他们一个个都露出了痴呆般的神情。张慎呆滞地转过头,望着李皓问道:“这是你写的?”

等赵守一走,张慎三人便凑了过来,看起纸上的正气歌,然后一个个都看傻了。

张慎呆滞地转过头,目光落在李皓身上,疑惑地问道:“这是你写的?”

李皓点了点头,笑道:“你说呢?难道还能是院长写的不成,这是我修炼浩然正气时的一些感悟,你们觉得怎么样。”

此时,亚圣刻刀已被安抚平静,亚圣殿内的青光也逐渐消散。

众人眼前的这张纸张,仿佛失去了先前的神异,慢慢回归平凡,轻轻落在了书桌上。

李慕白好不容易从震惊中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感慨道:“此诗之妙,点评不得,点评不得啊!

以后书院弟子有福了,若是我能早日得见此诗,或许四品君子境也不会困我这么久。”

张慎、杨恭闻言,也是一脸认同地点了点头,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李皓的敬佩和赞叹。

就在这时,安抚完亚圣刻刀并在殿外又加了一道禁制的赵守,已经重新赶了回来。

他看着眼前的三人,笑着调侃道:“所以你们恐怕要加把劲了,否则明晖说不准都能比你们更早一步踏入三品境。

到那时,我看你们脸上好不好看,尤其是你。”

最后这话,赵守是特意对着张慎说的,因为在这三人之中,也只有他还完全没有寻找到突破的契机。

张慎闻言,苦笑一声,但随即又灵机一转:“多谢院长教诲,我确实有负圣人教诲,为了能尽快找到晋升契机。

不如就让我暂时保存这份书稿吧,好时时观摩,体会其中深意。”

这话一出,杨恭跟李慕白立马就看穿了张慎的心思,不由一脸嫌弃的看着他。

张慎见状,也不在意杨恭和李慕白的眼神,只是嘿嘿一笑,厚着脸皮道:“怎么,你们难道不觉得这是个好办法吗?而且放在我这里保存,你们两个观摩起来也更方便不是?”

说完还不忘向两人眼神示意,让他们一起帮忙说服院长。

杨恭跟李慕白一想,似乎这样确实是最优解,毕竟东西落到了赵守手里,他们再想要的难度就变大许多,倒不如暂且放在张慎手上。

然而,他们这三人的小心思,又怎能逃过赵守的眼睛。

但从另一方面,他也盼着张慎能有所收获,便同意了下来。

于是,他点了点头,同意让张慎暂时保管书稿,但同时也加了一个期限,语气中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书稿可以放在你那里,不过只是暂时的。等你找到突破的契机,书稿就要完好无损地还回来。

等这一切事情都告一段落,我会寻一个合适的时机开放亚圣殿,让这份书稿与那块承载着书院历史的石碑并排放置,供所有书院学子观摩学习。”

虽然只是暂时拥有的,可张慎还是很高兴,立马就答应了下来:“院长放心,我一定会好好保管这份书稿,时时观摩,争取早日突破!”

而一旁的李皓,虽然失去了这件自己创作内容的所有权,但却也有着自己的收获。

那就是经过这件事,李皓验证了自己之前的一个想法,那就是以诗词来引动儒家气运是完全可以的。

这也就意味着,自己演化诗词来做为儒家攻击手段的想法,完全有实现的可能,只是其中需要如何正确引导,还得再好好琢磨和推敲。

分配完了正气歌书稿的归属,张慎立马就捧起书稿跑了,一副担心赵守反悔的样子,杨恭跟李慕白随后也跟了上去。

正气歌写完,心学的事情又要暂时告一段落,李皓便也没在书院久留,转身就选择了回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等待着怀庆随后而来的询问,毕竟书院又闹出了这么大的动静,怀庆不派人过来都不正常。

果然,很快怀庆派人过来传唤召见的侍卫,就带着马车赶到了李皓府前:“李先生,公主邀您前往府中一叙。”

李皓望着眼前的马车,心中略感诧异,不禁问道:“怎么又派了马车来,之前已经不是说了,公主召见只需要派人过来通传便可,不需要派马车的吗?”

侍卫闻言,连忙回道:“本是不准备带马车的,但临出门前,公主又特意派人传话,让我务必带上。

另外,公主还有一言相告,说今日府中无事,您晚些到达也无妨。”

听到这个,李皓心里一琢磨,立马就反应了过来。

看来临安那里是准备要找自己了,否则怀庆不可能一面派车,一面又说晚些时间也无妨,这么矛盾的。

这是方便自己中途被人给拦住,否则李皓直接用言出法随来回,临安还怎么找得到自己。

不过怀庆能把临安的安排,弄得这么清楚,也不知道是安插了多少人进府。

“好,那我就明白了,上车吧。”抱着对临安公主的好奇,李皓果断就跟随侍卫上了车。

然而,马车还未行出多远,便突然停了下来。

李皓轻轻掀开窗帘,只见一位侍卫打扮的人正驾着另一辆带有宫中标志的马车,横在了前方,显然是临安公主的车驾到了。

怀庆派来的侍卫见状,连忙下车行礼,恭敬地说道:“临安公主,李先生乃是长公主要请的贵客,还望临安殿下行个方便,让出一条路来。”

临安的侍卫闻言,微微一笑,却并未立即让路,而是同样恭敬地回道:“这位兄弟,我家公主也有要事与李先生相商,还望行个方便。”

怀庆派出的侍卫面露为难之色,他回头看了看李皓,又看了看临安的侍卫,显然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毕竟,两边都是公主,他一个小小侍卫,哪敢轻易得罪。

就在这时,那架马车上又传来了一道清脆悦耳的声音:“你不必为难,回去告诉怀庆,就说李先生已被我抢走,若她有事,尽管来我府中要人便是,和你无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