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松山先生上殿(第2页)
但是恩科一开,吏部的官员选调就要停下来,和礼部一起把重心放在科举上,而此时大家所知的详情,这两州官员目前都是太子府的署官在担任。
要是恩科开始筹备到恩科结束,没有半年的时间是完成不了的,半年的时间里,太子府的署官,已经把两个州的官场秩序更换一新,据说所有的章程和规则都是以民为本,处处都是以官府作为辅助,全力发展民生。
这让大家为官一任,结交地方垄断产业造福家族等等的想法都失去了根基,纷乱的朝堂里有不少氏族的官员,开始提出反对的意见,就连首辅启泰的一系官员也对此表达了不满。
几位观政的皇子,也不时的给自己一系的人马用眉眼传递信息,整个朝堂顿时炒成了一团,而此时殿外的龙鱼卫传讯,松山书院的松山先生请求上殿。
这不止让朝臣们心里诧异,就连庆帝都感觉到疑惑,松山先生作为庆国乃至天下的儒家之首,从不参与朝政结交官场,也从不曾上过庆国的朝堂,今天突然殿外请见,处处都透着不可思议。
就连启泰都把微咪的双眼睁开,扭身看向殿外,朝堂一下子安静下来,传讯的龙鱼卫心里咯噔一下子,赶忙低头看着自己的鞋尖。
庆帝探头望向殿外,身子从龙椅上缓缓站起,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冕冠,抬脚下了御阶,一展龙袍站在大殿上开口道:“有请松山先生!”
不多时,殿外一道身影缓缓走来,青色儒袍手捧卷轴,脚步虽慢但是步履坚定,每一步都似乎带着其独有的韵味。
来到大殿前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冠带,左脚跨步跨过门档,上身平直头颅端正,微抬看向站在殿中的庆帝,上前几步躬身施礼:“见过陛下!”
庆帝上前虚扶,脸上带着笑意的问道:“松山先生今日上殿可是有何事情要朕帮助,但有所请朕定会应允,竭力来帮先生达成。”
松山先生笑着摇摇头:“陛下,臣只是偶得一儒家为学的谏言,所以上殿来给各位臣公学士一观,若是大家觉得这几句话还算是有几分道理,那我就算是有几分胆魄把它刻在我松山书院的院碑上,让天下学子以此为治学求学之谏言。”
庆帝听闻此言,又看到松山手里的卷轴,脸上露出惊容:“是何谏言能得松山先生认可,还要刻在院碑之上让天下学子为谏!”
松山先生躬身将手里的卷轴捧起,庆帝身边的首领太监吴念上前双手接过卷轴,回头示意了一下,一侧快速疾步走来两个小内侍,吴念解开卷轴的系带,把一端交给小内侍,而后缓缓展开,所有的官员将领都急于想知道卷轴之上写了什么,于是大家纷纷后退排在一起,庆帝看此情景对吴念道:“站到御阶前太高给大家看看。”
吴念连忙带着小内侍后退几步,展开卷轴快速地浏览一遍,虽不明深意但是看到没有违禁和忤逆之言,随即让两个小内侍高举着呈给
横渠四句的为学谏言震慑了古今,也同样震慑了殿前的所有官员,大殿之上的官员,不论是何出身但都是身负才学之辈,即使是世家子弟仗着家室推举走到高位,但也是家族里才学能力俱佳之人,可以说下方都是庆国的身在顶端的读书人,可无论哪一位都被这四句话深深地震撼到了。
吏部尚书韩楚躬身一礼道:“陛下,请将这四句话定为官学的校训,刻于官学院门之上。”
庆帝看向松山先生,松山先生笑道:“本就是天下读书人的谏言,能刻于官学也是告诫读书人为学之道,这是善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