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日记
面对陈晓如此首白的问话,这一次舒志豪没有再选择和稀泥,而是非常干脆利落的回道:“是!”
听到这个回答,陈晓眼神一亮。+m_i!j+i~a_s~h,e`._c+o!m/
“你有什么证据?”
“我有证据!”舒志豪毫不犹豫的回道,“我曾经在私底下查过,龚远博有写日记的习惯,谁给他送礼谁没给他送礼,他都写在日记里!”
陈晓闻言不禁一愣。
好家伙!
又是一个“不正经的人”!
在后世的网络段子里,有这么一句话叫“正经人谁写日记”,很多网友把这句话当乐子看。
却不知在涉及到官员贪污腐败的案子里,绝大多数人落马的官员,都有写日记或者记账的习惯。
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答案很简单。
你送礼了领导不一定能记得你的名字,但你要是没送礼,领导一定能清楚的记得你的名字!
这就是那些贪腐官员最真实的写照!
他们把送礼作为一种衡量人际关系的标准,通过收受礼物来判断谁是自己人,谁是外人。′顽~夲·鰰·颤~ ′首~发~
无论是日记也好账本也罢,都不过是他们用来区分这些人的辅助工具而己。
对于那些送过礼的人,他们往往会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机会。
这些人在工作中可能会得到更多的支持和资源,有更多的机会被提拔或重用。
而那些没有送礼的人,即使工作表现再出色,也很难得到他们的认可和赏识,只能在原岗位上原地踏步,首到退休为止。
当然,日记/账本的作用远不止于此。
更是那些贪腐官员用来组建个人关系网、拓展朋友圈和人脉的重要手段。
通过记录送礼者的信息,他们可以更好地了解每个人的背景和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实现彼此之间互惠互利的共赢文化。?幻.想-姬, \耕+薪,最_全*
举个真实的例子。
某市长有一本日记,里面清楚记载了数百名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岗位不同圈子的人,通过他身边人以及亲朋好友的介绍或转介绍,在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地点,以不同的方式给他送礼的详细过程,以及他在收完礼之后利用职权便利给那些人大开后门的,或是转岗或是调职或是另有安排的完整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