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谁为主帅?
两日后。
又到了五日一次的早朝。
今日,何太后、刘辩没有迟到,而是早早就到了。
这次,群臣齐聚朝堂后,气氛却与往日有些不同。
毕竟,上次在偏殿,也就三品以上的官员参加了。
而且除了钱粮、辎重外,还有许多事情要安排。
打仗不能说,光有钱粮、辎重就够了。
谁是总指挥?
谁是大将?
谁负责后勤?
谁又是监军?
这些都是大问题。
有些人猜测,此番领军之人无非就是皇甫嵩、朱儁其中一人,或者若是两路进军,那就一定是他俩。
现在卢植已经是九卿之一的少府了,确实不适合再去领兵打仗。
后勤的话,很有可能是袁氏的嫡次子,虎贲中郎将袁术。
说白了,后勤危险系数最低,混点战功,回来直接就能升官。
至于监军一职,就比较微妙了。监军要监督将领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拥兵自重或者贻误战机,权力不小。
历史上,主帅认为不易进军,但监军认为应该进军,这种案例可不少。
所以,大家都在猜测,这肯定是一个能让天子与太后放心的人来担任。
许多人认为非刘海莫属,这可是最近这段时间,何太后身边的大红人。
何太后最信任的人。
不过可惜是个宦官。
主要之前十常侍把权时,把宦官的名声都搞臭了。
士大夫们都不怎么待见宦官。
就在群臣各怀心思,低声议论的时候,刘辩端坐在龙椅上,朝一旁的小黄门递了个眼色。
小黄门会意地点点头后,立刻清了清嗓子,朝堂瞬间安静下来。
“想必诸位爱卿已知晓,董贼发布檄文一事,今日早朝,只议讨平叛之事。”
小黄门尖着嗓子说道。
这些是事先告诉传话小黄门的,让他这样说。
刘辩站起身来,扫视群臣:“此次平叛,至关重要。朕希望诸位能够举荐良才,共商退敌之策。若能成功讨平董贼,朕必不吝厚赏。”
何太后在垂帘后补充道:“董贼狼子野心,竟敢公然发布檄文,意图谋逆。我朝上下,必须齐心协力,将其剿灭。”
这时,袁隗出列,行了一礼:“陛下,太后,老臣以为,前将军皇甫嵩久经沙场,在关西地区更是威名远扬,可担此次平叛大军主帅之职。”
“臣附议。”
“臣附议。”
袁隗话音一落,立刻就有几位朝臣,出列表示赞同。
这些都是袁氏门生故吏,每次袁隗不管说什么,他们都附议。
皇甫嵩也出列,拱手道:“陛下,末将愿领军讨伐董贼,定不辜负陛下和太后的信任,将那董贼的首级献于陛下跟前!”
今日,皇甫嵩依旧是一身铠甲,以及一块红色的披风。
他的一举一动都尽显老将威仪。
朱儁也不甘示弱,上前一步:“陛下,末将也愿效犬马之劳。董贼嚣张跋扈,此乃我等为朝廷除害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