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来自远方的人
经历过九一八事变,攻打过北大营,甚至率领一个小队在讷河战斗过的桥本三木拥有充足的战斗经验,知道东北的冬季平等对待任何人。
关东军对于抗联的优势在于兵力、补给线、反应能力。
这在任何战场上,只要掌握如上几点,哪怕是蠢货都能打赢一场战斗,但他们面对的是抗联,一群在白山黑水间与世隔绝,却永不言退的疯子。
桥本三木研究过第四师团的讨伐总结,那是一名叫栗山的少佐所书写的报告书,赢得关东军乃至大本营的一致好评。以前面临东北抗日联军,日本要付出全国百分之一的gdp用于讨伐满洲境内抗日分子。
但是这份报告书出炉之后,大本营决定用全国百分之三,乃至百分之五的gdp用于讨伐围剿抗联。从三七年到如今三九年末,整整三年的时间,耗费国内百分之三的gdp仍然无法彻底完成治安肃正。
尤其是哈拉哈河事件,也就是诺门罕战役期间,抗联带给关东军的压力太大,北黑线、齐黑线停运一个多月,导致大本营都在关注这件事,甚至陆军大臣都询问到底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才能彻底解决抗联。
抗联每在东北多消灭一个敌人,关内敌人便少一个,每多牵制一个敌人,关内便少一名敌人,这并非空话,而是关东军货真价实经历的事情。
只要抗联一日不除,整个伪满洲国就彻底不会安分下来。
手指封冻的音河,桥本三木说:“决不能让匪寇第五支队突破音河,不然帝国的颜面尽失。”
“抱歉,桥本阁下。”
铃木次郎低头弯腰道:“冬季进山讨伐搜索实在是强人所难,要征调很多物资装备,而且如果没有有效的战术指导,搜索队极容易在山林中被匪寇所伤。
您应该明白,小股搜索队进山的危险性。”
“这不是请求,是命令!”
“哈依!”
见桥本三木这样说,铃木次郎也没有什么办法,即使硬着头皮他也得让搜索队进山。
懒得与铃木次郎解释太多,这是桥本三木从第四师团讨伐治安肃正报告所领悟到的经验,既然要下决心清剿讨伐,那就要不惜一切代价。帝国在三江地区花费大量经费用于讨伐,效果是极为明显的,三江地区的匪患已经得到有效遏制。
要想得到收获,那就必须比抗联匪寇更狠,不仅仅对敌人狠,对自己也要下狠心。
桥本三木冷峻的说:“从音河向北搜索,第十五大队会逐步推进,宪兵警察部队也将会出动。匪寇第五支队就在甘河以南、西诺敏河以北,嫩江以西的山林区域。
找到他们的冬季营地,航空兵部队和参谋部的工作班也会协助进行搜索工作,这是来自梅津司令官的命令,司令官可是十分关注对于抗日匪寇的讨伐肃正工作!”
“哈依!”
这次,铃木次郎喊的很大声,他知道这件工作毫无搪塞的可能,无论最后胜败是谁,功劳永远与他无关,他并不是出生于武士家族的孩子,也不是陆军士官学校毕业的军校生,只是半路出家的特务,靠着贩卖‘长寿丸’组织起山林搜索队。
英雄不问出处这件事,在日军部队中是不可能的,要么是贵族出身,要么是社会精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