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4章 撤退中的五支队
寻到最薄弱的一个点,五支队还是突出去了。
顾不上清点伤亡人数,掩埋牺牲的战友,陆北在尽可能的指挥撤退,并非是一窝蜂的撤退,而是有序撤退。活着的带上没死的,能动弹的在战友帮助下爬上战马,以连为单位,有序撤退。
检验一支部队是否强大,能否在遭遇失败后还依旧保持‘长幼有序’式的撤退,这是相当重要的一个标准。
临战不乱、战时有序、战后不散。
军队是讲组织性的,井然有序的撤退能够保持一定的战斗力和士气,不会发生一哄而散或者遭遇小规模袭扰后,如惊弓之鸟那样乱窜。
虽然经过一场厮杀,陆北也累的不行,但现在不是该休息的时间,后面可是有大批伪满军和日伪讨伐队追杀而来。
撤退的战士们沉默着一言不发,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情,被逼到狗急跳墙,挫败感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自改编为第五支队后,这是打的最惨烈的一场仗。
胜利谈不上,那就只能称为失败。
转战近两个月,歼敌近千,从战斗上可以说是胜利,但从战略角度上来说,已经失败。
五支队无法迂回至平原进行袭扰,只能被灰溜溜的赶进山林子,陆北精神萎靡不振,但恢复上蹿下跳,他不想让战士们瞧见自己的郁闷和无可奈何。
从新庆屯日本开拓团村落撤离,陆北骑在战马上,村屯内的战士们相互交替撤出村子,即使是撤退他们也遵循着军战技规则,避免顾头不顾腚。
“撤!撤!”
“快速撤离。”
在前出的公路上,放出去的骑兵斥候返回,侦察员在公路上发现日伪军骑兵队,是打头的骑兵,大概有三四十号人,距离新庆屯日本开拓团村落仅仅三四里地,说话功夫就到。
回头看了眼身后的公路,陆北拉动缰绳催动战马往林中公路前行,往前走十公里左右就到了林场,不过驻守在林场的日伪军森林警队已经被打掉,他们能够安然无忧从林场而过,进入到小兴安岭密林中。
那地方对于日伪军来说是禁地,除非动用十倍于抗联的兵力,在各种汉奸特务工作班、测量班的带领下,日伪军不会轻易进入山林里。
打前站的部队早已通过,陆北带着二连剩余的可战之兵殿后,越往里面走,周围的灌木树林便越加密集。
穿过一片密林,眼前豁然开朗,是一处坐落于山峦平地间的伐木场,空地上摆放着堆积如山的原木,这样的画面屡见不鲜。
从伐木场路过,或许是因为驻扎在伐木场的日伪军森林警队被拉走阻击第五支队,整个伐木场显得极为惬意,惬意的是伐木场中的劳工。
多达数百人的劳工正在观望路过的抗联,劳工们或站、或坐、或蹲······
路边有两个大木桶,里面是煮好的稠粥、杂粮饼,几个衣着较为得体的人站在木桶旁,手里举着杂粮饼。他们是工头,卖弄心机想赶快打发走抗联,失去日伪军的‘庇护’之后,他们害怕抗联会针对自己。
这里的劳工大多是当地招募而来的,自从抗联杀入嫩江原后,日寇为了稳定治安情况,破天荒的当了回人,给工人发工钱,采取雇佣制进入山林中伐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