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云朗月 作品

第206章 唐廷御宴酬功日,忠臣素帛见丹心(第2页)

百官听闻“圣人到”,立刻正衣冠肃立。只见李渊头戴折上巾,身着赭黄袍,腰系九环带,在宦官的簇拥下缓步入殿。令人惊讶的是,皇帝身后还跟着个身着素色圆领袍的官员,正是前并州道行军总管唐俭。这位三个月前在浩州战败被俘的大臣,刚被秦王李世民派亲卫护送回长安,此刻其面容清瘦,神色却异常平静。

"众卿平身。"李渊在御座坐定后抬手示意。待百官谢恩完毕,他抚案笑道:"今日朕心甚慰。秦王送来捷报,刘武周已败走突厥,宋金刚残部在雁门归降。"

唐高祖说着从袖中取出一卷军报,让内侍传给众臣观看,接着说道:"更可喜的是,尉迟敬德举介休、永安二城来降,朕已授他右一府统军之职。"

殿中顿时响起一片称颂之声。民部尚书萧瑀出列奏道:"此乃陛下威德所致。昔年汉高祖得天下,不过据有关中;今陛下未及三载,已定河东、陇右..."

他的话未说完,李渊却笑着摆手打断道:"萧卿过誉了。若非将士用命,卿等辅弼,朕安能至此?"说着突然转向唐俭,"尤其是唐卿,虽遭劫难,仍忠心可嘉。"

百官闻言皆露诧异之色。只见唐俭上前两步,伏地叩首:"臣有罪。去岁臣督军不力,致有浩州之败,沦为阶下囚,臣深知有罪。"

李渊却亲自下阶扶起他:"卿何罪之有?朕已查明,当日兵力悬殊,非战之过。更何况..."皇帝突然压低声音,"卿在敌营忍辱负重,暗中传递军情,更冒险将独孤怀恩谋逆之事密报秦王。"

殿中顿时一片哗然。兵部尚书屈突通忍不住问道:"陛下,独孤驸马他..."

李渊脸色骤然阴沉:"此贼辜负皇恩,竟欲在汾阳桥设伏谋害于朕!"说着猛地拍案,正色道"多亏唐卿假意顺从,暗中联络秦王,才使逆谋败露。"

这时内侍监适时高声道:"时辰已到,赐宴——"

尚食局奉御立刻指挥宫人鱼贯而入。按照唐初礼制,五品以上官员的宴席分"上桌"与"次桌"。上桌供三省长官及亲王,每案设鎏金铜盘九只;次桌则是三品以下官员,食器改用银平脱漆器。最特别的是当日每张食案旁都摆着锦缎包袱,里面是尚功局特制的金线锦囊,这是给官员们装御赐丝帛用的口袋。

酒过三巡,李渊忽然指着殿外廊庑下的丝帛笑道:"这些蜀锦吴绫,众卿可各取所需。"说着特意对唐俭道:"唐卿不妨多取些,听说尊夫人最喜蜀地缭绫?"

唐俭躬身答道:"陛下厚赐,臣愧不敢当。当日臣被囚敌营,不过是尽了人臣本分。"他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倒是秦王殿下亲冒矢石,才使逆党伏诛。"

李渊闻言大笑:"好个唐敬之,还是这般谦逊。"转头对裴寂道,"记得当年在太原时,他就常说'为臣者当如履薄冰'。"

这时秦王派来的使者恰好入殿呈报军情。李渊看过军报,对唐俭笑道:"秦王在军报中特意为卿请功,说卿'临难不苟,忠节可嘉'。"

说着,唐高祖李渊又从怀中取出一卷诏书,交由内侍监宣昭:"今恢复唐俭礼部尚书衔,加授光禄大夫,仍领并州道安抚大使。另将独孤怀恩在长安的宅邸、田产尽数赐予唐府。"

殿中官员纷纷向唐俭道贺。唐俭却再次伏地:"臣蒙陛下再造之恩,唯有效死以报。"他抬起头时,眼中已有泪光,继续言道,"只是臣有一请,愿将宅邸改为佛寺,超度浩州阵亡将士。"

李渊闻言动容,亲自斟了杯酒递给唐俭:"卿有此心,朕岂能不允?"又对众臣道,"今日之宴,不独为庆功,更为彰表忠义。传朕旨意,御府库中丝帛,任唐卿择取。"

当唐俭随内侍来到御府库时,只见库中珍宝琳琅满目。守库宦官介绍道:"这是江南的轻容纱,这是蜀地的团窠锦..."

而唐俭却只取了匹素色吴绫,对惊诧的内侍解释道:"此帛正好抄写《金刚经》,供奉于将要修建的佛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夕阳西下时,唐俭乘着牛车离开皇宫。车上除了那匹素绫,就只有李渊特赐的一箱佛经。守宫门的金吾卫见他如此清简,都不禁肃然起敬。牛车缓缓驶过朱雀大街时,唐俭望着巍峨的宫墙,想起三个月前那个雨夜,那时他被囚在敌营,趁守军不备,将写有独孤怀恩谋反的纸条塞进信使的靴筒。那时他只道必死无疑,没想到尚能活着归唐。

此时太极殿的飞檐上,最后一缕夕阳正缓缓褪去。李渊独立在殿前丹墀上,望着唐俭远去的方向,对裴寂叹道:"朕今日才知,何为真正的忠臣。"

裴寂躬身道:"唐敬之确实难得。不过老臣不解,他为何推辞厚赏?"

李渊望着渐暗的天色,轻声道:"因为他懂得,有些东西比锦缎珍贵万倍。"

晚风拂过,带来一阵槐花的清香。在这片暮色中,新生的唐帝国正悄然书写着它的传奇。而那些关于忠诚与气节的故事,将随着今晚的御赐素帛,永远流传下去。

读者朋友们,揭开大唐盛世帷幕的历史纪实小说《大唐凌烟志》已震撼连载!作者凌云朗月依据唐史典籍,以独到视角为您再现那段波谲云诡的三百年。

在这里,您将亲历玄武门之变的血色黎明,解密凌烟阁功臣的宦海沉浮,见证贞观盛世背后的权力博弈,了解全国各地古今人文地理。

本部作品将持续每日更新,敬请追更!期待您在章节评论区,分享独到历史观,推演历史谜题,交流阅读感悟,让我们共同拨开千年迷雾,探寻那些被千年时光尘封的真相。

一部《大唐凌烟志》,半卷江山血泪史。明日首更,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