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吃瓜二三事(第2页)
于是冯兰兰就把她姑姐给叫来帮忙,以此为借口回绝李红红,给李红红气的跳脚,就差在村里骂人了。
事情传到夏芜耳朵里,她听得津津有味,怎么也没想到这事还能扯到她头上。
这天杨国峰又来找夏芜,见面第一句话问她:“你看咱村里的群了没?”
夏芜摇头,她群太多了,只能屏蔽群聊,想看的时候再点进去看,“咋了?国峰叔,有什么事吗?”
“嗨呀,这事吧,我本来不想找你的,家丑不可外扬,不过杨大军非叫我来问问。”
“没事,你说吧,咱又不是外人。”
夏芜拿出手机翻开群聊看了两眼,村里的杨大军在群里问十九岁的小姑娘能干点啥。
还没人回他。
一看就是有瓜,夏芜来了兴趣,搬出俩凳子放门口,搬出一张桌子,从这里可以看见在山坡上吃草的水牛,端上茶水和洗干净的水果,夏芜请杨国峰坐下,“叔,你说吧,我先听听是咋回事。”
吃瓜使人快乐,夏芜有点理解了村口情报中心人员的乐趣了。
杨国峰也没跟她客气,拿了个李子咬一口,酸酸甜甜的,让人口中涎水不断。
杨大军说起来和杨国峰他们还有点远亲关系,毕竟这里是杨沟村,往上数个几代,都是亲戚,不过现在早出五服了。
按照辈分,杨大军该叫杨国峰一声舅爷。杨大军年纪不大,四十出头,媳妇跟人跑了,就给他留个闺女,他早年出去打工,也没见攒多少钱,了,反倒是闺女留家里没人管着,十六七岁就不上学了,在网上认识个男孩,一头热地跟人跑了。
这事当时在村里传开,杨国峰还跟着找人,确定杨梅这小姑娘是跟人谈恋爱,不是被拐,才不得已做罢。
仔细算来,杨梅今年应该有二十三岁,估计是日子过不下去了,要回来,杨大军知道自己对不住闺女,就想着给闺女在村里找个事干。
杨大军跑来找杨国峰,跟他说自己当年出去其实是去找杨梅妈了,结果媳妇没劝回来,闺女也丢在一边学坏了,他不知有多后悔。
杨梅那时候还小,不懂得啥叫过日子,人家跟她说几句好话,她就嫁了,嫁过去没两年,就生孩子,那时候她才不到二十呢。
连结婚证都没法领,人家男方哄着她,说等到法定结婚年龄就领证,又说生了孩子再办酒席,结果拖来拖去,她今年二十三,能领证了,人家不跟她领,生个女孩户口都没上,杨梅催她男人给孩子上户口,小孩幼儿园都给耽搁了。
结果又被她男人敷衍,说家里要等杨梅再给生个儿子才能领证结婚,到时候顺带着给老大上户口。
杨梅当初找男人还小,满脑子情啊爱啊的,等结婚生了孩子,慢慢才明白生活的残酷。
她男人不务正业,以前还能说年轻没定性,可现在都二十多了,闺女都三岁半了,他成天也不找活,就知道找他爸妈要钱,有点钱就买烟去上网,家务不知道干,小孩不知道看,杨梅在镇上奶茶店找了个摇奶茶的活,一个月一千八,都花在闺女身上,好不容易买个三十多块钱的包,都被她老婆子阴阳怪气说她不知道持家。
杨梅看不到希望,也不知道自己该何去何从,她男人在网上玩游戏时跟别的女的撩骚,成了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
她不知道自己还能怎么办,都想着要带闺女自杀惩罚她男人了,就在这时接到了杨大军的电话。
杨梅不喜欢她爸,一年到头都不给杨大军打电话,反倒是杨大军年纪大了之后,经常给她打电话,还会给杨梅转钱。
杨大军给夏芜当散工,有活就干,没活就歇着,他也不是什么正式员工,上个月挣了三千多块钱,他就留几百,其他的都打给杨梅了。
也不知道咋回事,那天他就想给闺女打电话。
杨梅看见转账后突然就开始哭,把自己的迷茫哭着给说出来了,杨大军真恼啊,恨不得把她男人给打一顿。
可就是再怎么打他,杨梅已经这样了。
杨大军让杨梅带着小孩回来,反正小孩没上户口,回来直接跟着她姓杨,他杨大军能养活她母女两个,以前没养的,现在他都要给弥补回来。
杨梅还真就回来了。
她带着孩子回来两天,躲在家里不好意思出门见人,主要是她那时候年轻,私奔闹得轰轰烈烈人尽皆知,现在撞南墙回来,怎么想怎么丢人。
再怎么说,杨梅还年轻,总不能一辈子不见人,杨大军想给她找个正经事干,让她走出家门,现在小孩户口已经上了,下半年就能去读幼儿园,杨梅自己也想挣点钱。
这些年来,她明白一个道理,女人不能手心朝上,得靠自己,不然要多可悲有多可悲。
“你说杨梅这闺女,长的还好呢,一步错步步错,不过人嘛,哪能不犯错,她现在知道回来,没干傻事就很好了。”
夏芜赞同地点头,“又不是多大的事,不至于走投无路,不就是想找个事干嘛,简单,她会摇奶茶,你问问她想不想开个奶茶铺子,一开始也不用开店,就跟国恩叔一样弄个摊位,一个人也能忙活过来。”
现在天气热,人都想喝点清清凉凉小饮料,目前在杨沟村附近的旅游点,还真缺少茶饮之类的摊位。
杨国峰一拍大腿,他觉得这个可行,也顾不得再跟夏芜说闲话,“那我现在就去找杨大军,告诉他这个事情。”
夏芜点头,“有什么不懂的就上网查一查,想搞得话也简单,一学就会!”
杨国峰急匆匆地走了,江寻神出鬼没从隔壁房间里出来,坐在杨国峰的位置上,“没想到杨老板不仅养牛厉害,给人出主意做生意也挺有一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