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6章 第412章 金杯共汝饮(第2页)
高谦神色未改,对于胡知礼所说的下派军法官、训导官入军,他没有任何的意见。
因为如今营中几乎一半的将校都已经是被陈望给替换过了,甚至军兵都替换了不少。
事已至此,自然是无所谓再掺一些沙子进来。
陈德麾下的援兵营也是一样,而河南新军七营是陈望一手创办的,本就是陈望一手提拔,自然也是不会反对。
“监察所不再隶属于军法处,改为情报司,归属直辖。”
“情报司,负责探查相关军事情报,擒拿间谍奸细,肃清不法。”
胡知礼话音落下,帐中众将的眼神也发生了些许的变幻。
高谦和陈德对视了一眼,而后才将目光重新放在了胡知礼的身上。
他们现在已经逐渐进入了汉中镇的核心,明白了陈望的筹谋和布局。
这个这个所谓的情报司,应当和朝廷的厂卫职能相仿,甚至可以说就是厂卫,只不过是汉中镇的厂卫。
高谦心中微沉,朝廷的厂卫除去探查边情军事之外,还有监听百官的职能。
汉中镇下的这个情报司,虽然没有明说,但只怕也对他们有所监察。
高谦回忆了一下自己一直以来的所作所为,确定没有什么问题之后,才稍微放下了心来。
不过心中还是没有放松警惕,高谦已经决定日后一定谨言慎行。
“镇中增设中军部,管辖镇内一应诸事,无论军政。”
前几次的改制,都是针对军队的制度,还有军队的武备,以及新增军法、监察等重要机构等等。
这一次的改制,并没有之前的那么大刀阔斧,主要是军务方面的改动。
“中军部下,下辖内务司、军令司、军需司、兵务司、军法司、工务司。”
“内务司主管镇下一应内务,考核、任免、调动,首任司长由陈功任。”
“军令司主管传达中军部命令,负责所有部曲调动、作战等军事行动,军令颁布任务,首任司长由赵怀良任。”
“军需司负责管理军费、后勤保障、物资供应等相关事务,首任司长由唐世平任。”
“兵务司负责兵籍管理、军官任免、军队训练,首任司长由胡知义任。”
“军法司,主管军法。”
“工务司,主管各地工程、军器局、杂造局之事务,首任司长由王元康任。”
“除此之外,镇下增设参谋处,归属直辖。”
“参谋处从各营挑选指挥能力出众的优秀军官,授予中军参谋,负责参谋赞划,辅助制定方略。”
帐中,一众汉中镇下的将校军官皆是神色振奋,不少人身躯下意识的前倾了不少。
而一众河南镇的将校军官则是神色不一,不过大多以震惊居多。
高谦的神情复杂,陈望如今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变相的开府建牙。
情报司是锦衣卫,中军部下辖是六司,对应的是朝廷的六部。
胡知礼稍微停顿了一下,而后拿出了第二封文书,继续宣读了起来。
“此次改制,军队体制不变,辖地不变。”
“汉中镇下诸营,仍遵循旧制,在此不做解释。”
“河南、湖广两镇军兵,官面仍以正、奇、援、游称呼,但是在镇内改易番号。”
“河南镇下共有兵马十三营,以数字顺序为番号。”
“湖广镇下共有兵马六营,同样以数字顺序为番号命名。”
所有的一切都是宣布,而不是商量。
如今局势改易,已经是时候将河南、湖广两镇的兵马彻底归于统管之中。
而要归于统管的第一步,自然是改易旗帜和番号。
不过如果只是单单的改易旗帜和番号并不需要特地当众宣读,一道命令就行。
改易的命令,已经先一步发到了河南、湖广两镇营将的手中,众人都清楚自己所掌管的部队的番号。
陈望对于军队营镇的改革,自然是不会这么浅显。
“除改易番号旗帜之外,镇下增设师一级单位,最低以三营为一师。”
陈望轻轻敲了敲身前的案桌,吸引了众人的注意力。
胡知礼也适时的收起了手中的文书,重新回到右首的位置坐下。
“河南镇下,合第一、第二、第三、第四正兵营为河南镇正兵第一师,由陈永福任师长,驻防英、霍山区。”
陈永福已经纳了投名状,家眷也都在开封城内被陈望掌握着。
如今的开封城,实际控制着城防的自然是陈望。
这也是为什么陈德能够在帐中听令的原因。
“河南镇下,第五、六、七、八、九正兵营,合为河南镇正兵第二师,由高谦任师长,驻防徐州。”
“余下的正兵营,作为预备,驻守开封府,防守黄河一线,归属直辖。”
增设师级的作战单位,是陈望经过深思熟虑之后的决定。
明朝和蒙古打了上百年,在后期逐渐演变成了小规模的治安战,明军后期的镇戍营兵制也是在这也的环境下所产生。
在之后的作战之中,敌人的人数将会不断的增多,战争的烈度也会不断的增大。
营一级仅仅几千人,已经完全没有办法达到战争的要求了。
明时镇戍营兵制,已经开始跟不上这个时代,淘汰只是必然。
湖广、汉中两镇的任命,陈望并没有在这里宣读。
湖广六营陈望的打算直接编为一个师来用,师长的人选自然是周遇懋。
至于周遇懋领的汉中镇第三正兵营,陈望准备直接让它的族兄陈鸣来接管,然后直接划到胡知义的麾下。
把第三、四、五、六,四个正兵营合在一起当作一个师,归属胡知义统领,主防汉中。
第一、二,还有近卫骑兵营,则是合为另外一个师,归属直辖。
宣读完毕,陈望端起了桌上的酒杯,站起了身来。
“诸位。”
陈望的动作,吸引了帐中所有人的主意。
眼见陈望起身,帐中一众将校也是随着纷纷起身。
陈望敲了敲身前的案桌,伴随着一阵急促的脚步声,两队全副武装甲士已是端着一杯杯水酒进入了大帐之中。
所有人的将校都得到了一个酒杯。
陈望神情严肃缓缓举起了手中酒杯,俯视着帐中的一种将校,正声道。
“今日……”
“金杯共汝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