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7章 点全毁
举个例子。
展开一个三维的玉夫座星图,然后用数十万根细线,从不同的位置穿过该星图。
其中,每一条直线都代表着一支联盟的破坏小组。
如此一来,你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其中有哪些线条,刚好穿透了某个恒星系统。
如果有,那么不用犹豫,这支破坏小组有99%的可能,目的地就是这个恒星系统。
也就是说,这里是需要安排战舰提前驻守防御的位置。
那么,那些没有穿过任何恒星系统的线条?
那就说明,这些破坏小组的第一目的地,并非是某个恒星系统,而是选择了星系中的虚无区域,企图以此减少自己被发现的概率,然后在选择目标出击。
显然,这种目标,并不需要联邦舰队提前就位防御。
而是只需要,将其跃迁能力限制,随后等待机动舰队前面处理即可。
所以,根据初步估算,到时玉夫座星系群内,大约需有12-15万个坐标需要提前部署舰队。
并且,为了确保第一时间打破对方的十艘战舰,部署战舰的数量最好能达到1000艘。
这样一算,是不是很不靠谱?
就算按最低的12万计算,那也需要1.2亿战舰才行。
但实际上,按照参谋部的计算,甚至只需要不到百万战舰,便能完成整个玉夫座星系的部署。
原因也很简单。
虽然有十多万个坐标,在对方的直接航线上。
但那十多万个破坏小组,也不是同一时间能抵达的。
甚至最早与最晚抵达的小组,时间上可以相差两年半,所以并不需要同一时间部署。
所以,目前最大的工作量,还是针对整个星系群,每一个星系的跃迁干扰部署。
必须要做到没有任何死角才行。
这可是一个大工程。
毕竟玉夫座星系群与本星系群加起来,足足有着近百个星系。
------
四个月后。
其余五个节点,所有战术小组均已到位。
实际上,他们一个月前就已经到了,但一直没有展开行动,而是三十六艘战舰全部散开,展开了大量的侦察。
以确定,在这三个月时间内,联盟是否采取了紧急的补救措施。
比如,紧急运一批星环至那五个节点,并安装于这个星系的其他位置,以防被破坏什么的。
但经过各小组的侦察,似乎没并没有这样的情况。
这让林宇都感觉很是意外。
最后,只能将之认为是,对方又一次的信息差。
毕竟,之前联邦用了三年多时间,才在第六节点发起偷袭,这可能让联盟认为,即便联邦超空间技术更先进一些,但飞700万光年,也用了超过三年时间。
可以得出,联邦的超空间飞行速度大约在200多万倍的光速?
所以,他们认为联邦想要去掉第五节点,至少也要三四年的时间,就更别说其余的四个节点了。
似乎,这是唯一的合理解释了。
但林宇依旧还是很无语,如果换做他的话,可不会管联邦的超空间技术究竟如何。
而是会立刻针对节点被袭击的情况,展开各种相应部署。
不过,即便是如此,林宇也没大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