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肉的马 作品

第297章 万金买马骨(第2页)

其实纳离子电池的产业链肖爱国并没有掌握。

但也是在逐步开始布局。

毕竟这个属于产业链中的漏洞。

虽然纳电池虽然没有人使用。

毕竟这属于低端产品,应用少(有网友提示电动车用得多,但电动车还没有开始应用。)

利润低,肖爱国看不上。

但这也卡了比比迪的前路。

自主研发已经没了前路。

如果按肖爱国的体系来更改工厂设备。

那研发的路会断了一半。(专利会过期的。)

但肖爱国还是给比比亚一块大蛋糕。

只要比比亚去美华王国建厂,将交给比比亚3000万部手机的代工合同。

而且单价很高。

价值远超比比亚的年产值。

只要是用于工厂的设备进口,则可以无息贷款。

这下,王大福也没怨言了。

觉得肖爱国虽然霸道,但愿意一起分享蛋糕。

肖爱国给的条件是极其优厚了。

这时的比比迪还没做代工。

但如果有肥肉送上门,绝对会吃的。

毕竟没人和钱作对。

这让王大福也知道肖爱国并不是专门针对他。

其实看上手机代工的,还有一家企业。

这是后世有名的富大康,

这时距离富大康1988年在圳深宝安区设立第一个生产基地——圳深海洋精密电脑接插件厂,已过去了7年。

凭借着在电子制造领域的不断深耕与拓展,富大康在这一年迎来了重要突破,公司年营业额成功突破新台币100亿元。

彼时的富大康,以圳深为据点,逐步将产业的触角伸向更广阔的区域。

1993年,其在继续扩张深圳生产基地规模的同时,于州苏昆山破土建厂,开始构建起更为庞大的生产网络。

在业务布局上,富大康不满足于单纯的电脑接插件生产,而是充分发挥自身在制造工艺上的优势,将目光投向了机壳制造领域。

郭大铭敏锐地察觉到,随着个人电脑市场在全球范围内的迅速兴起,机壳作为电脑硬件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

于是,1995年,富大康全力开发以模具制造技术为依托的机壳制造业务。

为了攻克机壳制造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富大康投入大量资金,组建了专业的技术研发团队,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优化产品设计。

富大康生产的机壳凭借着高质量、高精度以及稳定的性能,逐渐在市场上崭露头角,开始抢占机壳代工市场份额。

但是,电脑显示器,手机,小灵通都是在肖爱国手里(dvd的外壳是金属,肖爱国有冲压工厂),使用哪家工厂的产品,还不是锦秀说了算?

因此,他也主动的联系上了锦秀,要来美华王国建厂。

这消息也传给了肖爱国。

肖爱国大手一挥,除了采购部分外壳,还获得了最少2000万部的代工……

毕竟2亿部手机,也是要用外壳的。

这是万金买马路。

其实是双赢。

肖爱国站在美华王国达连市,科技产业园的牌坊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