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8. 霁光篇·四十三
罗羡仙低眸道:“没什么,许是最近害喜厉害,夜里睡不着,有点恍惚。”
俞沅之握住女子双手,掌心冰凉。
“我再请魏太医来为阿姐瞧瞧吧。”她担忧道。
“不用!”罗羡仙果断拒绝,眼神飘忽道,“没……没什么大不了,大夫都看过,说休息几日就好。”
俞沅之嗅到殿内有一丝淡淡香气,环顾四周,视线最终落在宝嘉身上,问道:“燃了香料?”
宝嘉一头雾水,脑袋晃得像拨浪鼓。
罗羡仙忙打岔:“大婚临近,可都筹备妥当了?人手够不够,我派人过去帮衬。”
俞沅之轻声道:“都已妥当,府里添了不少侍从,你现在身子重,切记不能劳心伤神。”
她坦言待到罗羡仙平安生产,她就会暂别襄京一段时间。
两人谈及西岭风土人情,直至暮色四合,俞沅之一番叮咛嘱咐,起身告辞。
窗扇被风吹得沙沙作响,罗羡仙打发宝嘉去膳堂,自己站在窗旁仰头眺望,四四方方的院子困不住灵魂,她的魂很早前就飞到战场,飞到峡谷,飞到顾浔阳身边飘飘荡荡。
骑虎难下,唯有保全身边人,一个都不能牵连,倘若东窗事发,她的孩子也会有生路可寻。
罗羡仙走到妆奁前,拿出枚青色圆盒,幽香一点点钻入鼻腔。
-
濛濛细雨漫过檐角,汇成水流滴落,竹山庙门可罗雀。
俞沅之撑着油伞伫立院中,王凛迎面走来。
“俞姑娘。”
“王御史。”
几乎又是同时开口。
不过这一次,两人都笑了。
王凛道:“年前因差离京,一直未能相见,还好来得及亲口说声恭喜。”
俞沅之抬眸望向男子,轻语:“多谢王御史,我会铭记于心。”
她始终欠了他一份恩情。
王凛眼睫微垂,应道:“我视俞姑娘为友,挚友之间无需言谢,何况你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她没有白白付出,她找到了她的幸福,对他来讲,也是一种弥补。
俞沅之握紧伞柄:“听阿姐说,王御史下月要出访恒国?”
王凛颔首:“恒君示好,陛下也想趁此机会缓和两国关系,此次任务达成,我就能告假两月,回到故土小居数日。”
她轻叹:“王御史是念旧情之人。”
男子目光温柔:“若今后辞了官,我就归乡开间学堂,教孩子们读书。”
俞沅之抿唇笑:“王御史忧国忧民,舍得吗?”
交谈时,谷雨与小虎子唤着“俞姐姐”三字从屋内跑出,横在两人中间,王凛将手中油伞向前挪动,为孩童遮蔽风雨。
谷雨眼眸莹亮:“俞姐姐,你是不是要成亲了?”
俞沅之脸颊羞红,微笑点头。
谷雨转身示意,小虎子捧着灯,小心翼翼递向她。
“俞姐姐,这是我们送你的贺礼!”少女欢喜道。
俞沅之怔愣片刻,唇角笑意渐僵,伸手接过。
是盏孔明灯……
谷雨一脸期待:“祈天灯升空,心想事成,俞姐姐会喜欢吗?”
俞沅之沉默,半晌轻应:“喜欢……”
她缓慢抬眸,小声道:“谢谢。”
谷雨与小虎子欢天喜地,嚷着要到寺庙后山采菌菇,抓起草帽就向外跑,俞沅之也提灯告辞,缓步朝院门走。
烟雨如雾交织,满目灰褐砖瓦中,亮起一抹蓝色衣影,王凛看着俞沅之的背影,犹如身在去年那场春雨绵绵里,他心底遗憾,至此尘封。
“珍重。”
男子撑着伞,衣袂轻飘,没入青檐古寺间。
只是他不知道,这一次,有人停在转角回望。
水雾朦胧,俞沅之眼中那道清晰身影,逐渐变得模糊。
“再见。”她道。
凉风缓停,抚平圈圈涟漪。
-
傍晚,露水未干,枝头新芽鲜翠,俞沅之偶遇蒋姑娘周姑娘,三人同坐茶楼雅间。
蒋姑娘的亲事定在初秋,未婚夫郎为尚书次子,门当户对,蒋夫人爱女心切,既不愿女儿远嫁低嫁,也不愿女儿劳心劳力操持家事,只盼她衣食无忧,在父母庇护下,一辈子自在欢喜。
至于周姑娘,据传陛下曾有意赐婚,将她许给六皇子为侧室,却被她父亲婉拒。
“我一早就同阿爹说,若有朝一日女子能为官,我将终身不嫁,为苍生万民谋福祉,方是我毕生所愿。”
蒋姑娘闻言瞪大眼睛:“你也想做那些张口闭口成何体统的老学究啊?”
周姑娘嗔道:“瞧你,官与官难不成都一个模样?”
蒋姑娘笑:“是你天真,大邺开国以来,还从没有一位女状元,女尚书呢!”
周姑娘攥紧衣角,红脸噤声。
俞沅之放下手中茶杯,温柔道:“世间万物瞬息万变,无人能知晓来日如何,周姑娘鸿鹄之志,定不负自心意。”
女子目光微变,眸中湿润,唇边缓漾笑意,朝她深深点了下头。
蒋姑娘叽叽喳喳,谈及县主有孕,半月前她过府探望,得知越国公夫人因鞭刑皮开肉绽,躺了一个多月通身发疹,大夫称会过人,越国公担忧孙儿,便立刻将其送往郊外,岂料半路妇人又哭又闹摔下马车,脸磕到石上血肉模糊,直嚷着夫君寡情,儿子不孝,越国公获悉嫌恶,怒骂让她再不要回京,府邸鸡飞狗跳,闹剧一出接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