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岁和 作品

78. 第78章 绑匪

    “教饬百工”牌匾下朱红的大门内,袁望一页页翻着何见君送来的文书资料,即便语言简洁明了,依旧整理了厚厚的一沓纸。

    中结合大宣舆图从每岁监工、经费、具册分析出了每条陆路与水路的弊端,水路考虑承载,陆路研究运量,惊觉许多州府下属县衙的官道常年被忽视,导致其并不能真正意义上发挥官道的真正作用。

    一如工部往东望县运输物资时,其道路不畅,延误时间极长,乃至于东望几乎重建完毕后支援才得以送至。

    “这当真是张员外郎所提议?”袁望察觉到张明贤的思路与梁溪官员相去甚远,所提意见乃是基于民生之上,并非架构于虚假的繁华维护。

    何见君点头,由衷的夸赞到:“确是如此,他来工部月余,能有此见解,属实不易。”

    “东望县的历练,到底是长过见识的。”袁望敛住神情,吐出一句模棱两可的话,叫何见君不明所以,自古以来以一直在梁溪为官平步青云者为上,何时长见识会需要到东望那等几乎不同人烟的穷乡僻壤,但何见君识趣的绝不多言不该说的话。

    袁望让何见君将张明贤找来,问明其思路以及缘由,表明自己愿意将此事上报,并认可张明贤所提意见。

    但若想成事,工部不负责出纳,账上必得户部支出银子,这般浩大的工程必户部必定不会轻易应下,只得找个靠谱的人点头。

    利民之事,太子想必是愿意的。

    得了赵泽安的首肯,袁望在一日早朝中提出了此事,果不其然,姚崇正出言讥讽:“袁尚书想的倒是轻松,可有考虑此般做法有多么的劳民伤财?那犄角旮旯的小路,当真是利民也就罢了,能有几人走过?”

    袁望眉头一横,抚摸上自己的胡子,气定神闲道:“姚尚书此言诧异,修路之事并非为民,而是为商,东望自张员外郎任县令期间,将道路修缮好后,不少商户甚至往外开了铺子,一如绣绸坊和李氏瓷器,原本这两家铺子偏安一隅,而今得了钱财又反馈于东望县的建设,倒成了反哺之态。”

    昌平帝听着“为商”二字,低垂看着折子的双眸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但他想不通,袁望为何会提着这事儿,袁氏的产业打压别的铺子他略有耳闻,但这提议确是不错的。

    “可还有奏?”昌平帝直接略过这个话题,直叫人奏其他事项,陆陆续续提了些新的问题有待商榷,能给出意见的则现场斧正,若是有待商议则稍后下朝后单独商议。

    袁望以为昌平帝会直接应下却不料暂且搁置,但此刻却不宜旧事重提。

    早朝结束后,昌平帝让赵泽安留下问话。

    “袁望所提之事,你有何见解?”昌平帝心中已经有了主意,但还是想以此考验一番赵泽安。

    赵泽安递出袁望交给他的张明贤整理好的资料,让昌平帝查阅,自己则一旁分析。

    “孩儿以为,道路一事,确实有利于民商,但由于工程量并非一日两日便可见效,而历年工部所监督修建事宜有时却尚未起到作用,根据卷宗记载,有几处费工费财的道路三两年便在修建,个中原因以往忽略了,此刻若查未必干净,若是大肆兴建恐怕有人浑水摸鱼。”

    昌平帝一边继续查看一边认可赵泽安的分析:“若此事交由你,可能实行监督之责?”

    “孩儿必当尽心尽力。”

    昌平帝最终还是同意了袁望的提议,并让人拟了圣旨给姚崇正,让姚崇正仔细与袁望配合,共同商议经费事项,但为避免国库压力过大,便以往东三府先行修缮,令工部先行摸清需要修缮的道路数量。

    工部来了个新人,新来的工部尚书左丞赵泽安,名为辅佐,实为监督。

    张明贤万万没想到自己的提议居然被通过了,甚至极为重视的将太子调来工部。

    但自打工部要开始着手三府修建之事,张明贤等人忙的昏天黑地,张明贤需得将营缮、计置、采伐财务等事情按照程式要求,一步步审核把关,将规范流程走完。

    每日核对完资料后回到家中整个人便是瘫软在床上,浑身提不起一点力气。

    “郎君,浴汤备好了,赶紧放松片刻吧。”柳戚摸了摸浴桶中的水温,差不多合适了便将张明贤叫去,水中放了黄荆、解毒藤、枫荷叶等三十余种药配成的瑶浴药方。

    张明贤将整个人钻到浴桶里,温暖的热水将淹没到胸口,张明贤将头往后仰,浑身力气卸下靠在浴桶边缘,柳戚的水放的温度较高,尤其是夏日里更觉得热,不消片刻张明贤便是面上充满了潮红,大汗淋漓,直到感觉自己晕晕乎乎的时候,便站起来,扯过一旁巨大的帕子将自己包裹起来,往窗台旁走去,从热水中出来,原本炎热的天气却显得清凉了许多。

    张明贤拿起一本书,坐在窗口看了一小会儿,待到面上不再直冒汗水再次做到浴桶里去,如此重复了两三次,最后又用清水将身子清洗干净,顿时驱散了近日的疲惫,只觉得神清气爽。

    张明贤近日与柳戚的话极少,自从上次与姜樾坦白心意后,竟然没有一丝空闲去见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