喵吃鱼不吃肉 作品

第103章 戛纳金棕榈(第2页)

江雪珑第一个反应过来,她立马起身拥抱王家为,却看到后者一脸目瞪口呆。

江雪珑小声笑道:“王导,该你上去领奖了。就上台的这几步路,赶紧想想获奖词吧。”

王家为彻底反应过来,起身回抱江雪珑,再拥抱了张国容,然后整理了一下西装,镇定地朝台上走去。

从勒鲁什手中小心翼翼接过红色皮革配白羊绒内衬的方盒子,盒中是褐色陶土质地的底座,上嵌一支由19片金叶子组成的棕榈叶。

王家为向对方点头致意:“多谢。”

他捧着奖杯,站到话筒前:“我猜大家没有太多耐心听一位短片导演说太多,所以我的获奖词很短,请大家放心。”

台下传来一片笑声,随即有人大喊“可以多讲一点!”

王家为笑着冲

那位捧场的外国电影人点头致谢:“其实是我没有准备获奖词,因为我完全没想到我们能得奖。”

台下又是一片笑声,随即响起捧场的欢呼。

王家为举起奖杯:“感谢戛纳!”

然后看向站在台下的江雪珑。

“感谢我的伯乐,也是我短片的女主角江雪珑!”

“最后,感谢时间!”

……

当《3:50》获得短片金棕榈的消息传回香港,舆论迅速呈两极分化。

正面舆论,有电影人将此视为香港电影国际化的里程碑。毕竟在此之前,香港电影在戛纳的获奖均集中在??技术类奖项??,尚未涉及金棕榈、表演或导演等核心奖项。

也有《明报》、《东方日报》等主流报刊以“香港电影扬威国际”、“华人之光”为题渲染民族自豪感。

反面舆论,有部分保守评论人质疑《3:50》的先锋叙事,比如时间断裂、意识流等是否可以代表香港电影,是否够格获得金棕榈。

于是,在江雪珑一行人返港这天,机场围堵的记者比出发那天多了好几倍。

“江雪珑,你觉得你们这部短片够资格拿到金棕榈吗?”有记者毫不客气地喊道。

江雪珑停下脚步,坚定地看向他:“既然戛纳敢把金棕榈发给我,我凭什么不敢接着?”

于是又有记者拟出标题——

《江雪珑呛声媒体:金棕榈我接得起!》

……

当《3:50》的mv版本正式登陆电视台打歌时,早己被吊起兴趣的普通观众们准时蹲守电视机,想要一窥获得戛纳最佳短片的mv到底拍成什么样。

“哇,以时间为谜题,很酷!”来自中五年级男同学评论。

“不是说莱斯利是男主角吗?男主角的脸呢???”来自张国容粉丝评论。

“江雪珑原来长这个样子吗?好美,比《失业生》里面美很多!!!”来自江雪珑路转粉评论。

“拍的什么东西,完全看不懂!”来自陪孙子看电视的阿婆评论。

“戛纳是什么?可以吃吗?”来自街头古惑仔评论。

在业内争议声不断时,普通观众们更看重明星、剧情和视觉刺激,这便是全民审美差异。

你讨好不了所有人,所以做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

“王导,金棕榈都拿下了,接下来有什么新计划呢?”

江雪珑一脸灿烂地问一脸春风的王家为,后者掰起指头数起来:“还有两个广告要拍,还有三个剧本要改,还有……”

江雪珑笑容僵在嘴角。

要不,我把《旺角卡门》的剧本写好了塞给他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