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何大清的师兄们(第2页)
“好!”赵福宽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仿佛发现了什么稀世珍宝。他抬起头,对着正围着猪肉和羊肉讨论得热烈的王德发和李长海扬了扬手里的鱼,声音依旧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底气:“老王!老李!你们瞧瞧这鱼!这眼睛,锃亮!这鳃,鲜红!这鳞片,水润!一点土腥味儿都没有!正经的‘活水鲜’!”
他小心翼翼地把鱼放回桶里,溅起一小片水花,声音里充满了期待:“这鱼,别的做法都可惜了!非得是奶汤!大火猛攻,熬它个汤色如乳,浓白似玉!把鱼肉里这点子天生的鲜甜全给吊出来!撒上点胡椒面儿,趁热喝上一口,嘿……”
他砸吧了一下嘴,做了个陶醉的表情,“保管能鲜得人把眉毛都给掉喽!这桶鱼,交给我!今儿个,让大伙儿都尝尝什么叫真正的鲫鱼过河!”
三位老师傅的点评,字字句句都敲在点子上,带着行家特有的精准和狂热。他们围绕着这些顶级食材,你一言我一语,不再是简单的分工,更像是一场巅峰技艺即将碰撞的宣言。每一个字都充满了对食材的尊重和对即将施展的技艺的无限自信。
他们眼中燃烧的火焰,比那即将燃起的灶火还要炽热。周围帮忙的徒弟、看热闹的邻居,全都听得入了神,连许大茂都忘了再说酸话,只觉口中唾液不受控制地分泌。
“好!好!好!”何大清连说了三个好字,激动得满面红光,大手一挥,“有三位老哥哥这句话,我这心就放肚子里了!灶火家伙事儿都齐备了!地方也腾出来了!柱子!带着你的人,一切听三位师伯调遣!要人给人,要家伙给家伙!”
“得令!”何雨柱响亮地应了一声,腰杆挺得笔首,像接到了作战命令。他立刻吆喝起来:“二子!三胖!麻溜儿的!听王师伯吩咐!东边主灶归王师伯!李师伯,西边那两个大火眼的灶头给您留着!赵师伯,北墙根儿那两张长条案,冷盘归您!家伙事儿都备齐了!水缸满的!柴火管够!”
随着何雨柱的指挥,整个后院迅速而有序地运转起来。徒弟们像训练有素的士兵,飞快地按照分工行动起来。
王一刀王德发当仁不让地占据了东墙根下最核心的主灶位置。
他带来的那把被油浸润得乌黑发亮、刀背厚重、刃口闪着寒光的桑刀被郑重地请了出来。他先是用一块干净的细麻布,仔仔细细、一丝不苟地擦拭着刀身,眼神专注得如同对待稀世珍宝。
擦完刀,他挽起袖子,露出结实的小臂,走到那半扇猪肉前。他没有立刻下刀,而是再次审视了片刻,仿佛在脑海中勾勒着完美的切割路径。然后,他深吸一口气,左手稳稳按住一大块肥瘦相间的上好五花肉,右手桑刀闪电般落下!
“唰!”
刀锋切入肉体的声音干脆利落,带着一种奇特的韵律感。那刀仿佛不是切在肉上,而是划过水流。刀光闪动,快得让人眼花缭乱。
只见那块方正的五花肉在王德发手下如同被赋予了生命,肥膘与红肉被精准地分离、修整。他下刀的角度极其刁钻,每一刀都贴着肥膘与红肉之间最完美的分割线游走,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丝毫迟滞。肥膘被片成厚薄均匀、近乎透明的玉片,红肉则被切成大小如一的滚刀块。
案板上,肥是肥,瘦是瘦,分得清清楚楚,码放得整整齐齐。这手出神入化的刀工,让周围打下手的年轻徒弟看得目瞪口呆,大气都不敢喘,生怕打扰了这艺术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