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帽儿胡同的裁缝铺(第2页)
门“吱呀”一声打开,一个五十来岁的男人探出头来,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镜,镜片后的眼睛透着紧张。他身上的蓝布褂子洗得发白,袖口还沾着几根线头。
“几位小同志……有事?”陈裁缝的声音有些发颤,手指不自觉地搓着衣角。
林默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从挎包里掏出工作证:“陈师傅是吧?我们是军管会成分登记小组的,来帮您家登记一下家庭成分。”
“成分登记?”陈裁缝的脸色变了变,连忙侧身让开,“快请进,请进……”
院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角落里堆着几捆布料,一台老式缝纫机摆在屋檐下,机头上还挂着一件未完工的蓝布褂子。陈裁缝手忙脚乱地搬来几张凳子,用袖子擦了擦:“同志,坐,坐……”
林默坐下后,小豆子己经麻利地从包里掏出登记表,何雨柱则好奇地打量着院子里的缝纫工具。
“陈师傅,您别紧张。”林默语气平和,“成分登记是为了落实国家政策,不会为难您的。”
陈裁缝搓着手,额头渗出细汗:“同志,我们家真没什么财产,就靠我这双手吃饭……解放前给人做衣裳,解放后还是做衣裳,从来没剥削过谁……”
小豆子递上表格,声音清脆:“陈师傅,您先看看这个,我们一项一项填。”
陈裁缝接过表格,手指微微发抖。林默见状,放缓了语速:“陈师傅,您家几口人?”
“就我和老伴,还有个闺女,嫁到天津去了……”
“您这裁缝铺开了多少年了?”
“二十多年了……”陈裁缝叹了口气,“早年间在王府井那边有个小门面,后来打仗,铺子没了,就搬回家里做。”
林默点点头,继续问道:“您雇过学徒或者帮工吗?”
这个问题一出口,陈裁缝的脸色明显变了。他咽了咽口水,声音低了几分:“雇、雇过两个,但都是亲戚家的孩子,管吃管住,没给工钱……”
何雨柱眼睛一亮,插嘴道:“那不算剥削!政策说了,带亲戚家孩子学手艺,不算雇佣关系。”
陈裁缝一愣,抬头看向何雨柱:“真、真的?”
林默笑着点头:“确实不算。只要您没克扣工钱,没强迫劳动,就不算剥削。”
陈裁缝的肩膀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长舒一口气:“那就好,那就好……那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外甥,一个是我堂弟家的,都是自家孩子,我哪能亏待他们?”
小豆子一边记录一边问:“陈叔,您家里有田地吗?”
“没有,祖上就是裁缝,没地。”
“那您这院子是自家的还是租的?”
“自家的,祖宅。”
林默看了看表格,最后问道:“陈师傅,按您的情况,应该划为‘手工业者’,您看有没有问题?”
陈裁缝连连点头:“没问题,没问题!手工业者好,靠手艺吃饭,清清白白!”
小豆子把填好的表格递过去:“陈叔,您在这儿按个手印就行。”
陈裁缝颤巍巍地蘸了印泥,在表格上按下手印,脸上终于露出笑容:“同志,真是太谢谢你们了!我还以为……”
“以为什么?”何雨柱好奇地问。
陈裁缝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咳,街坊们传得邪乎,说什么成分不好的要挨批斗,家产充公……我这几天觉都睡不好。”
林默收起表格,正色道:“陈师傅,您别听那些谣言。成分划分是为了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不是要整人。您靠手艺吃饭,是新社会要团结的对象。”
陈裁缝眼眶有些发红,连连点头:“是,是,新社会好,新社会好……”
临走时,陈裁缝还准备硬塞给三人每人一双新做的布鞋!林默等人急忙摆手阻止了。
等出了院门,小豆子得意地晃了晃登记表:“怎么样,我学得不错吧?雷局长说的政策,我全记着呢!”
林默笑着点头:“表现很好,不过下一家就没这么简单了。”
小豆子蹦蹦跳跳地走在前面,回头笑道:“怕什么,有小林哥在,再难缠的咱们也能搞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