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与玖 作品

第222章 吃正宗家常川菜(第2页)

“林叔,真不用……”唐·本杰明的话还没说完,林叔已经一阵风似的跑了出去,围裙的带子在身后飞扬。

卡特和杰森站在包厢门口,显得有些拘谨。“进来坐吧,一起吃。”唐·本杰明指了指旁边的椅子,“林叔的菜,过这村没这店。”

卡特犹豫了一下,还是拉着杰森坐下了,两人依旧保持着警惕,目光时不时扫过门口和窗户。

没一会儿,李叔就端着托盘进来了,菜碟碰撞的声音清脆悦耳,香气像长了腿似的往鼻子里钻:

- 第一道菜是回锅肉,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成薄片,炒得油光锃亮,和青蒜苗、豆瓣酱一起翻炒,肉片的边缘微微卷曲,带着焦香,青蒜苗的清香中和了肉的油腻,酱汁浓稠地裹在每一片肉上,光是看着就让人咽口水。

- 第二道是麻婆豆腐,嫩得能晃悠的豆腐块泡在红油里,上面撒着密密麻麻的花椒粉和葱花,麻香和辣香直冲脑门,用勺子舀起一块,豆腐颤巍巍的,裹着肉末和酱汁,入口即化,麻辣的后劲却十足,能从舌尖一直辣到胃里。

- 第三道是鱼香肉丝,里脊肉切丝,炒得滑嫩,和木耳、胡萝卜、青椒一起,裹着酸甜可口的鱼香汁,颜色红亮诱人,肉丝吸足了汤汁,一口下去,酸、甜、咸、辣、鲜五味俱全,特别下饭。

- 第四道是水煮鱼,满满一大盆,上面飘着厚厚的红油和花椒,干辣椒段在油里滋滋作响,雪白的鱼肉片藏在红油乎没有,麻辣中带着鲜美的鱼香,吃一口就满头大汗,却停不下来。

- 最后一道是清炒时蔬,绿油油的菜心在滚水里焯过,淋上少许豉油,简单却清爽,刚好中和前面几道重口味的菜,解腻又爽口。

“还有个汤,番茄蛋汤,解辣!”林叔端着个大碗进来,额头上还挂着汗珠,“快尝尝,回锅肉我特意多炒了会儿,把肥油煸出去了,不腻!”

唐·本杰明夹起一块回锅肉,肉片的边缘焦脆,咬下去时,油脂的香气混合着豆瓣酱的咸鲜和青蒜苗的清香,在嘴里炸开。他闭上眼睛,细细品味——这味道,比夏威夷唐人街那些“混血”的中餐正宗多了,带着四川的烟火气,是他在华尔街的冰冷报表和墨西哥的枪林弹雨中,最想念的味道。

“林叔,这豆瓣酱……”他咂咂嘴,“还是四川寄来的?”

“那可不!”林叔得意地笑了,“我表弟在郫县开酱园,每年给我寄两坛子,正宗的三年陈酿,外面买不到!”他指着麻婆豆腐,“这花椒也是,汉源的,麻得正宗,不像超市里那些,只有辣味没有麻味。”

“难怪这么香。”唐·本杰明又夹了一筷子鱼香肉丝,酸甜的酱汁裹着嫩滑的肉丝,让他想起小时候外婆做的味道。

“有些人吃不惯这重口味,”林叔解释道,“我就专门弄了个灶台,做改良版的,糖醋里脊少放醋,麻婆豆腐少放花椒,哄那些洋人。但给你吃的,必须是原汁原味,跟在四川吃的一个样!”

卡特和杰森显然被这辣味惊到了,额头冒汗,不停地喝着茶水,但筷子却没停过,尤其是回锅肉,几乎被他们两人承包了。

“好吃吧?”林叔看着他们,笑得像个孩子,“够劲不?”

卡特难得露出点笑意,点了点头:“够劲,比墨西哥的辣椒还够劲。”

雨还在下,但包厢里却暖融融的。菜香、茶香、雨声、聊天声混在一起,像首市井小调,琐碎却充满生命力。唐·本杰明看着林叔眉飞色舞地讲着晓晓在九寨沟的趣事,看着卡特和杰森放下警惕狼吞虎咽,忽然觉得,这或许就是他留在洛杉矶的理由——在刀光剑影的间隙,总有这样的角落,有热乎的饭菜,有真诚的笑脸,让他觉得自己不是一台冰冷的机器,而是个活生生的人。

林叔又给唐·本杰明夹了块回锅肉,“多吃点,今天办事才有劲。”

窗外的雨渐渐小了,阳光试图穿透云层,在湿漉漉的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斑。唐·本杰明放下筷子,看着杯底残留的茶叶,忽然觉得,比起夏威夷的沙滩和卢奥晚宴的篝火,他更贪恋这雨巷里的川菜香——因为这味道里,有烟火气,有归属感,有那些在刀光剑影中最容易被忽略的,名为“生活”的东西。

“吃饱了?”林叔看着他,“要不要再来碗米饭?我让李叔给你盛。”

“不了,林叔,够了。”唐·本杰明站起身,“谢谢您的款待,味道还是那么好。”

“下次再来!”林叔送他们到门口,又塞给卡特一个油纸包,“这是刚炒的花生,带在路上吃,麻辣味的!”

走出餐馆时,雨已经停了。空气清新得像被水洗过,带着泥土和青草的气息,远处的天空露出一角湛蓝。唐·本杰明深吸一口气,川菜的麻辣还在舌尖残留,暖意从胃里蔓延到四肢百骸。

“走吧,去止戈枪械店。”他对卡特说,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轻快。

车子驶离唐人街时,唐·本杰明回头望了一眼,林氏中餐馆的红灯笼在雨后的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像颗温暖的星辰,在洛杉矶的喧嚣里,安静地亮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