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和牛三吃

第二百一十章和牛三吃

迈巴赫驶入比弗利山庄的林荫道时,阳光正透过棕榈叶的缝隙,在地面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唐·本杰明看着窗外掠过的铁艺围栏,突然让汤姆在路口掉头:“先回家。”

“不去枪械店了吗,老板?”汤姆透过后视镜看向他。

“下午再去,现在回去陪米歇尔吃午饭。”唐·本杰明靠在椅背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西装内袋里的钢笔——那是安德烈刚才塞给他的,说是巴拿马律师的联系方式,笔身刻着一行细密的西班牙语,翻译过来是“黑暗中的火焰”,倒和黑火集团的名字莫名契合。

别墅的大门缓缓打开,米歇尔的红色保时捷停在车库门口,显然她没出门。唐·本杰明走进客厅时,果然看到她蜷在沙发里,抱着抱枕看电视剧,屏幕上正播放着狗血的家庭伦理剧,女主角哭得梨花带雨。

“这么投入?”他走过去,从身后环住她的腰,下巴抵在她发顶,闻到一股淡淡的栀子花香水味。

米歇尔吓了一跳,回头看到是他,拍了拍胸口:“你走路没声音的?”她往旁边挪了挪,让出半个沙发,“快来看,这个女的老公出轨了,她居然还帮着隐瞒,气死我了。”

唐·本杰明扫了眼屏幕,女主角正拿着离婚协议哭哭啼啼,忍不住失笑:“这种剧情你也信?”

“不是信不信,是看着解气。”米歇尔抓起一颗草莓塞进他嘴里,“等会儿看她怎么报复那个渣男。”

唐·本杰明嚼着草莓,甜味在舌尖散开,却压不住心底的思绪——马克迪的电话随时可能打来,赫斯特的晚餐还等着应对,维克托·布特的身份资料需要跟进……他拍了拍米歇尔的膝盖:“我去书房待会儿,吃饭叫我。”

米歇尔挥了挥手,眼睛又黏回屏幕上。

书房的胡桃木书架顶天立地,从地板一直延伸到吊顶,摆满了精装书籍。唐·本杰明的指尖划过书脊,从《孙子兵法》的线装本,到《能源战争》的英文版,再到几本封面磨损的古籍,最终停在一个烫金隶书的函套前——那是他去年从伦敦拍卖行拍下的孤本,南宋刻本《武经总要》,据说原属乾隆御书房,书页边缘还留着淡淡的朱砂批注。

他抽出函套里的线装书,泛黄的宣纸带着陈年的墨香,纸页间夹着一张褪色的书签,上面用小楷写着“同治三年春月阅于养心殿”。翻开卷三,“火攻”篇的字迹力透纸背,墨迹虽有晕染,却依旧能看清笔锋的转折:

“凡火攻有五:一曰火人,二曰火积,三曰火辎,四曰火库,五曰火队。行火必有因,烟火必素具。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月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

唐·本杰明的指尖拂过“火积”二字,这两个字的朱砂批注格外浓重,像是被反复圈点过——“积者,敌之粮草也。焚其积,则敌不战自溃。今之所谓‘能源’,亦如古之粮草,得之者强,失之者亡。”

他忽然想起能源联盟的协议,15%的管理费何尝不是另一种“火积”?用规则困住那些外资企业的粮草,让他们不得不依附联盟,与古人的火攻之术,竟有异曲同工之妙。再往下翻,“用间”篇的字迹更显苍劲:

“故用间有五:有因间,有内间,有反间,有死间,有生间。五间俱起,莫知其道,是谓神纪,人君之宝也。因间者,因其乡人而用之……”

“因间”二字旁,有行小字批注:“今之外资,亦如古之乡人,可利而诱之,可威而胁之,使其为我所用。”唐·本杰明合上书,墨香在鼻尖萦绕——古人的智慧果然穿透时空,无论是冷兵器时代的战争,还是现代的能源博弈,核心都是“人心”与“利益”。

书房的门被轻轻推开,艾娃探进头来:“先生,午餐准备好了。”

“知道了。”唐·本杰明将《武经总要》放回书架,特意调整了角度,让它与旁边的《孙子兵法》对齐——这两本书,总能在他困惑时,给出最朴素的答案。

下楼时,餐厅的长桌上已经摆满了餐具,水晶吊灯的光芒在银质餐盘上反射出璀璨的光。米歇尔正坐在主位,拿着手机对着餐桌拍照,看到他下来,立刻举着手机炫耀:“你看厨师的手艺,简直是艺术品。”

唐·本杰明走近才发现,今天的主菜是和牛,厨师竟做了三种截然不同的做法,摆放在一个巨大的白瓷盘里,周围用芦笋和小番茄做了点缀,像件精心设计的摆盘艺术品。

“王师傅说这是他新研究的菜式。”米歇尔拿起刀叉,眼睛亮晶晶的,“快尝尝,专门聘请个总厨就是不错。”

最左边的和牛是西式炭烤,选用的是A5级雪花和牛的眼肉部分,烤得外焦里嫩,表面刷着黑松露酱汁,切开时粉色的肉汁缓缓渗出,脂肪在高温下融化成琥珀色的油花,与松露的香气混合在一起,形成一种醇厚的奶香。唐·本杰明叉起一块送入口中,肉质入口即化,脂肪的丰腴与松露的泥土气息在舌尖交织,几乎不用咀嚼就化作满口鲜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