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酒趁年华 作品

第238章 晋升玄仙

归墟岛深处,万道渊底。

这里是归墟本源最浓郁的所在,渊壁由亿万年尘能凝结的玄铁构成,每一道纹路都记载着诸天杂道的演化轨迹。渊底中央,一方丈许见方的石台上,林茗天已盘膝静坐了十二个春秋。

他周身笼罩着一层灰金色的光茧,光茧外层是归墟岛特有的尘能潮汐,内层却缠绕着六色仙丝——这是当年从瑶池仙台带回的仙元本源,经过十二年温养,已与他的尘道修为彻底融合。石台边缘,尘寰剑斜插在玄铁中,剑鞘上的“归墟”二字时明时暗,与渊底传来的地脉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嗡——”

第十二年的最后一个月圆之夜,万道渊突然剧烈震颤。渊壁上的纹路如同活物般亮起,无数灰金色的尘符从石壁中飞出,如同归巢的鸟雀般扑向光茧;与此同时,渊顶的星空裂开一道缝隙,六色仙光顺着缝隙倾泻而下,在光茧上方凝结成一朵丈许大的仙莲,莲心处,一滴蕴含着精纯法则的仙露正缓缓滴落。

这是金仙巅峰突破至玄仙境界的征兆——尘道称之为“万道灌顶”,仙道名为“仙莲赐露”,两种异象同时出现,在诸天万域的历史上,尚属首次。

光茧中的林茗天,意识正遨游在一片混沌之海。这片由他的识海演化而成的领域里,左边是代表仙道的“秩序之河”,河中流淌着六色仙元,河底铺着记载着仙界法则的金砖;右边是象征尘道的“混沌之沼”,沼中漂浮着诸天杂道的符文碎片,水面上绽放着归墟本源凝结的幽光。

十二年潜修,他做的最主要的事,便是调和这两种截然不同的力量。

最初三年,他尝试以尘道的“包容”同化仙元,结果导致仙元中的秩序法则暴走,识海险些崩塌,最后靠着道种留在他体内的一缕本源才勉强稳住;

中间五年,他改用仙道的“精纯”梳理尘能,却发现尘道的生命力恰恰源于“杂乱”,强行梳理之下,归墟本源的活性降低了三成,连万道渊的尘能潮汐都变得萎靡;

直到第八年,他望着石台上那株由道种幼苗长成的小树——如今已长到三尺高,树干上仙纹与尘纹交错成网,叶片一半是仙金之色,一半是尘灰之泽——才突然顿悟:

“大道如阴阳,孤阳不生,独阴不长。仙道求‘纯’,是为了让法则更易掌控;尘道求‘杂’,是为了让力量更具韧性。二者本就该像这株道树,根在尘泥,叶向青天,谁也不必同化谁,谁也离不开谁。”

自那以后,林茗天改变了修炼之法。他不再刻意调和仙元与尘能,而是让它们在识海中自由碰撞——就像河流汇入沼泽,起初会激起浑浊的浪涛,但久而久之,河底的金砖会沉淀为沼地的基石,沼中的符文会顺着河水的脉络流淌,最终形成一片既有秩序、又不失生机的“万道之域”。

此刻,随着仙莲赐露滴落,识海中的万道之域突然掀起巨浪。秩序之河与混沌之沼的交界处,无数法则碎片正在重组:

- 金系仙元的“锋锐”与科技尘道的“精密”结合,化作能切割空间的“玄金微尘”;

- 木系仙元的“生机”与生命尘符的“衍化”融合,诞生出可治愈法则损伤的“万灵藤”;

- 水系仙元的“柔韧”与情绪尘道的“共情”交织,形成能化解敌意的“柔心水纹”;

- ……

这是金仙突破玄仙的关键一步——“道则化形”。寻常金仙晋升,只会将自身主修的一种法则凝聚成具象化的神通,而林茗天体内,六种仙元法则与五种尘道法则正在同时化形,彼此勾连,竟演化出一头九头十臂的“万道法相”。

法相的九个头颅,分别对应着九种核心法则:

- 仙金为首,面如古铜,额生竖眼,睁眼时射出切割万物的金光;

- 尘械为左首,头颅由无数齿轮构成,口中吞吐着数据流,掌控着精密计算之能;

- 仙木为右首,面容如青竹,发丝化作藤蔓,能汲取天地间的生机;

- ……

十个手臂各持一件法则凝聚的法器,既有仙界的“镇岳印”“破界符”,也有诸天的“尘铁刃”“虚空镜”,最中间的双手,捧着一颗九色光球——那是道种本源与林茗天元神融合的核心。

“轰!”

万道法相在识海中站起的刹那,笼罩林茗天的光茧突然炸开。灰金色的尘能与六色仙光冲天而起,在万道渊上空形成一道贯通天地的光柱,渊底的玄铁石壁开始寸寸碎裂,露出下方更深处的本源脉络——那里,无数细小的光点如同萤火虫般飞舞,竟是被光柱惊醒的归墟本源核心。

“岛主突破了!”

渊外,守在入口处的赵长风猛地站起。他身上的尘铁战甲已换了新的样式,肩甲上镶嵌着从瑶池带回的仙晶,战刀的刀柄缠着能聚敛尘能的“锁灵藤”——这十二年里,归墟岛在他的打理下,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偏安一隅的小势力,而是成了连接仙界与诸天的枢纽,岛外的云海中,常年停泊着来自科技世界的飞舰、符文星域的灵舟,甚至还有仙界九霄仙宗的传讯仙鹤。

听到渊底传来的巨响,赵长风握紧战刀的手微微颤抖。他身后,当年跟着林茗天闯瑶池的青衫修士——如今已是归墟岛的“万域信使”,负责统筹各域的信息交流——正展开一面水镜,镜中映出岛内各处的景象:

红袍老者在“尘符殿”中授课,座下弟子既有归墟岛的原住民,也有来自仙界的仙童,他们手中的尘符纸上,仙纹与尘纹正和谐地交织;

机械城主的分身驻守在“万灵工坊”,与丹星宗主联手改良万灵转化炉,炉口喷出的雾气已能直接凝聚成蕴含双方法则的“道丹”;

更远处的“共生谷”里,道种幼苗长成的那株小树已移栽至此,如今已长到十丈高,树影覆盖了整个山谷,谷中修炼的修士发现,在这里同时运转仙法与尘术,效率能提升三倍不止。

“十二年了...”赵长风望着水镜中欣欣向荣的景象,眼中闪过感慨,“当年在瑶池,谁能想到仙界与诸天真能走到这一步?岛主常说,大道无情,却从不绝人之路,现在总算信了。”

话音未落,万道渊的光柱突然剧烈收缩。原本冲天而起的能量开始向内汇聚,在林茗天头顶凝结成一道九色光环——这是玄仙境界特有的“道环”,寻常玄仙只有一道单色光环,而林茗天的道环不仅是九色,环上还流转着仙文与尘符组成的“万道真言”。

“玄仙初期,成了!”青衫修士激动得声音发颤,“道环显化,万道共鸣,这等异象,就算是当年的仙帝突破时也未曾有过!”

渊底,林茗天缓缓睁开双眼。他的瞳孔中,左半边是六色仙光流转,右半边是灰金色尘纹闪烁,目光扫过之处,玄铁石壁上的法则纹路如同活过来一般,自动排列成一篇全新的功法总纲——这是他突破时,仙元与尘能碰撞产生的感悟,无需刻意记录,已深深烙印在元神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