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司马昭败走武关,司马望授首蓝田(第2页)
诸葛果却不紧不慢的拿出蜀主节钺,说,“姜伯约何在!”
“末将在!”
“十日后,攻长安北城门。”
姜维声如洪钟,“得令!”
姜霞拿出魏主节钺,“邓士载、郭伯济何在!”
“末将在!”“末将在!”
“十日后,邓将军攻西城门,郭将军攻南城门。”
“谨遵骠骑将军将令!”邓艾、郭淮抱拳应诺。
诸葛果又说,“骠骑将军有令,大造声势,三门齐攻,勿让将士做无畏牺牲。”
姜维疑惑不已,“如此一来,岂不是佯攻?”邓艾也认为长安城内已无大军,此时攻城轻而易举。
此时司马菊拿出长安城的布防图,“长安城高墙厚,内设堡垒机关重重,若强攻则将士死伤无数,无益也。”
郭淮也察觉出诡异之处,“骠骑将军令我等攻北、西、南三门,唯独留下东门,是何故?”
诸葛果微笑,不作解释。
十日后,刘忠领文鸯、文鸳、太史蓉、甘怡、周璇、陈姝、关凤等抵达长安城东门外,诸葛果、姜霞、杜预、司马菊前往会合。
且说长安城头,安平王司马孚独立于猎猎风中。城下,邓艾、郭淮、姜维三路大军营帐连绵,旌旗如林,刀枪映日,冲车撞击着古老的城墙,更撞击着司马孚几近崩溃的心房。他目光呆滞,望着蓝田方向——那里,族弟司马望的尸骨未寒,而自己却困守孤城,如笼中困兽。
“叔父!”一声凄婉又带着决绝的呼唤自身后响起。司马孚木然回首,只见侄女司马菊一身素白麻衣,形容憔悴却眼神清亮,在几名甲士警惕的押送下登上城楼。她手中,紧握着一卷帛书。
“是你?你这背弃宗族、投效仇敌的逆女!”司马孚眼中瞬间燃起怒火,声音嘶哑如受伤的孤狼,“望弟尸骨未寒,你竟敢踏足此地?莫非是那刘忠小儿派你来羞辱老夫不成!”他猛地抓起旁边亲卫手中酒樽,狠狠摔在地上,酒浆四溅,如同他此刻破碎的心。
司马菊面无惧色,迎着叔父噬人的目光,缓缓上前一步,将手中帛书高举过头,声音清晰而悲怆:“叔父息怒!侄女此来,非为羞辱,实为拯救司马氏阖族性命而来!此乃骠骑将军、汉大将军刘忠亲笔手书,请叔父过目!”
“刘忠?汉大将军?”司马孚发出一声惨笑,手指颤抖地指向城外,“好一个‘汉大将军’!他纠合叛逆,围我帝都,杀我族弟,此等血海深仇,老夫恨不得食其肉寝其皮!休要拿他的污秽之言污我耳目!”他作势欲夺过帛书撕毁。
司马菊却猛地跪下,将帛书紧紧护在胸前,泪水终于滑落:“叔父!侄女深知您心中苦痛!望叔之殇,侄女亦心如刀绞!然叔父请看这城下!”她指向城外森严壁垒,“三路雄师,兵锋正锐!姜维蜀军剽悍,邓艾、郭淮深得军心,皆愿为刘忠效死!长安孤城,内无粮草,外无援兵,人心惶惶,能守几日?难道叔父真要为了司马昭一人的野心,让这满城生灵涂炭,让我司马一族尽数葬身于此吗?望弟英魂未远,叔父忍心让他白白牺牲,再断送阖族血脉吗?”
她字字泣血,句句锥心。司马孚如遭重击,踉跄后退一步,扶住冰冷的雉堞才稳住身形。城下震天的“复兴汉室”的口号再次传来,仿佛无数柄重锤敲打着他最后的意志。
司马菊趁机将帛书再次奉上,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叔父,请看信吧!刘将军承诺,只要叔父开城归顺,献出长安,过往一切,概不追究!叔父仍可安享尊荣,司马氏一门性命财产,皆得保全!此乃一线生机啊,叔父!若待城破之日,玉石俱焚,悔之晚矣!侄女虽恨司马师、司马昭入骨,但叔父您…您终究是我血脉至亲!侄女不忍看您,看这长安城,看司马姓氏,走向万劫不复啊!”她伏地叩首,额头触在冰冷的城砖上。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司马孚苍老的身躯剧烈地颤抖起来。他死死盯着那卷看似轻飘飘却重逾千钧的帛书,又望向城下那如潮的汉军,再环顾左右——守城将士们脸上掩饰不住的恐惧与绝望尽收眼底。爱子惨死的画面与司马氏全族覆灭的幻影在他脑中交替闪现。他猛地闭上双眼,两行浑浊的老泪无声滑落,在布满皱纹的脸上冲刷出深深的沟壑。
良久,他仿佛用尽了全身力气,才缓缓睁开眼,声音沙哑得如同砂纸摩擦:“他…刘忠…真能容我司马氏?”语气中充满了疲惫、怀疑,还有一丝绝境中抓住稻草般的希冀。
司马菊抬起头,泪眼婆娑却无比坚定:“刘将军重信守诺,天下皆知!他收服邓艾、陈泰,待之以国士之礼;善待魏帝曹芳,礼敬有加。此番亲笔信,字字千金!叔父,贤侄英魂未远,长安万千生灵的性命,司马氏一族的存续,皆在您一念之间啊!”她再次深深叩首,“侄女愿以性命担保此信之真!求叔父为阖族计,为苍生计,开城…纳降吧!”
“为阖族计…为苍生计…” 司马孚喃喃重复着,目光再次投向城外。那“汉”字大旗在风中招展,仿佛昭示着一个不可抗拒的新时代洪流。他颤抖的手,终于缓缓伸出,接过了那卷仿佛带着千钧重量的帛书。展开时,刘忠那力透纸背的字迹映入眼帘,开篇便是“安平王殿下亲启:忠闻识时务者为俊杰,通机变者为英豪…”。帛书在风中微微抖动,司马孚佝偻的背影在残阳下显得无比孤寂,也无比沉重。
司马菊见司马孚动摇,声泪俱下,“叔父,你可知父亲乃司马师、司马昭兄弟合谋杀死?”
司马孚白发散乱,怒吼,“不!不!子元、子上乃仲达之亲子,怎做出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司马菊露出身上的伤痕,哭泣道,“兄弟二人禽兽不如,奸污亲妹妹,叔父还不信吗!”
司马孚捋着白须大骂,“逆子!逆子!不足以谋。”说完便下令长安北、西、南三门停止反抗,举旗投降。
司马孚亲自出东门,纳上降表,迎接刘忠、诸葛果、文鸳、文鸯等人入城。
姜霞取出蜀汉太后赵薇密诏,当众宣读:
“汉室倾颓,奸佞窃鼎。魏帝蒙尘,晋逆猖獗。骠骑将军刘忠,天潢贵胄,忠勇冠世,屡建奇勋,力挽狂澜。今特加封为大将军,假黄钺,都督雍、凉、益、荆及司隶军事,总领讨逆平叛之责!三军将士,咸听节制!克复旧都,重光汉祚,在此一举!”
诏书宣读毕,帐下张翼、廖化、关凤及众将官齐齐拜倒:“谨遵大将军号令!”声震营盘。姜维亦拱手道:“维与麾下将士,亦听凭大将军驱策!”此刻,刘忠威名已令三军归心,汉帜高扬于长安城门楼上。
这正是:武关一锁困苍龙,蓝田伏兵血染红。三路会师惊帝阙,汉帜重扬指日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