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汉东发展最好的区,他可是当家的
这一次,
孙连城又来了,还是因为李达康的一个违规指令。
李达康这次太反常了,居然让他把大风厂的工业用地改成住宅用地,这一改,地价可是翻了十倍都不止。
这事可大了去了。
一个城市的土地分配,从建城开始就规划好了。
要改动土地用途,简直就是玩命。
没人查还好,要是有人查,那就乱套了,轻则被降级,重则得坐牢。
这种事情,以前也发生过。
就像当年丁义诊帮赵瑞龙改土地属性,
那是置换,把别的住宅用地和山水集团的地换一下,
保持光明区的土地属性不变,才敢这么干。
现在呢,李达康一句话,
就让孙连城改土地属性,这么大的责任,
他可担不起,但又没办法。
李达康让他干,他能不干吗?
唉,孙连城没辙了,只能亲自上门去谈。
这事,他避不开,也没法避,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
李达康轻轻吆喝了一声,孙连城就进了办公室。
这时,李达康正忙着批文件,连头都没抬,直接就让坐下。
说实话,李达康真是个拼命的人。
跟欧阳离婚后,他就直接住办公室了,
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几乎没什么个人爱好。
除了给在国外读书的女儿打个电话,其余时间都是紧绷着的。
就连应酬也尽量推掉,专心忙工作。
现在的李达康,简直就是个工作狂,一台不停歇的工作机器。
这就是京州的书记李达康。
在这种大佬手下做事,得处处小心为上。
要不然,甭管你是谁,
最后都得吃不了兜着走,丁义诊就是个现成的例子。
孙连城有能力,但胆子不大。
他做的每件事,
都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搞定的,
不会借着办事的名义去搞别的。
这才是关键,孙连城心里跟明镜似的。
所以现在来找李达康,
他特别小心,盯着李达康的一举一动,
小心翼翼地站着,既不说话,
也不坐下,就这么看着李达康忙工作。
李达康也感觉到不对劲了,放下文件,
抬头一看是孙连城,勉强挤了个笑,
“哟,孙连城,来来来,坐坐坐。
这次大风厂的事,你办得挺好。
让开发商先出钱,这主意不错。
咱们光明峰项目还得靠你呢。
等事完了,我给你请功。
你这书记的位置,肯定能坐稳了。”
李达康说话的时候,那模样完全不像他自己,好像变了个人。
孙连城在光明区这么多年,他当然懂,此时的李达康是在给孙连城挖坑呢。
李达康是什么人?精明得很,工作能力强。
但要是他不想掺和,也能撇得一干二净。
丁义诊就是个例子,他能不知道丁义诊和赵瑞龙的事?他比谁都清楚,只是装糊涂。
或者说,他不愿意去面对。
只要赵瑞龙能帮他升官,手下人怎么做,他都不管。
这就是李达康,一个实实在在的利己主义者。
他对孙连城的看重,其实也没什么特别的,就是想让孙连城背锅而已。
之前大风厂的事,孙连城处理得挺好,李达康挺满意。
至于怎么处理的,他才不在乎。
就算孙连城拿了钱,他也无所谓。
反正京州这边不会查他,其他地方要查,他也不会保。
不仅不保,还会踩上一脚。
这就是现实,官场上太正常了。
有敢于担责的上司,就有这种推卸责任的领导。
这没什么奇怪,只是孙连城偏偏摊上了这样的李达康,这就是命。
孙连城瞅着李达康那笑眯眯的样子,心里直犯嘀咕。
这事明摆着就是等着挨批评的。
挨批评倒也罢了,关键是挨完批评后,自己的位子还能不能保住,那就难说了。
如今的孙连城跟以前不一样了,有了高育良的点头,他看到了晋升的曙光。
可这一有了希望,心里反倒不踏实了。
要知道,现在的孙连城要是想往上爬,李达康的态度那可是关键中的关键。
一般来说,他的任命都是市里开会讨论后,直接交到组织部审核就能通过的。
李达康一句话就能定他的职务,这时候要是得罪了他,那可就是亲手把自己的前程给毁了。
孙连城怎么能不心慌呢?所以他现在是左右为难,也动过念头,就违规这么一回,等事情一过就不再犯。
但他心里明白,一旦开了这个头,就肯定会有下一次。
李达康绝不会轻易放过他,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纠结了好一阵子后,他还是硬着头皮来了。
望着李达康的眼睛,孙连城硬着头皮开了口:“达康书记,是这样的。
这次大风厂那块地要改成住宅用地,得上面审批,我们区里可做不了这个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