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菁 作品

第128章(第2页)

上了妆之后她更美的惊心动魄,一颦一笑都带着几分倾国倾城的样子,柳眉凤眼,一身嫁衣更为她添了几分漂亮,一时让屋子里的人都齐齐夸赞。

“果然都说新娘子这天最漂亮,连我们本就秀色空绝的宁宁,也比往日美了三分呢。”

“嫂嫂尽会说些哄人的话。”

盛怀宁脸色微微一红,顺着铜镜看到一张昳丽的面容。

触目满是红色,耳畔欢声笑语,身上的红嫁衣更让她心中也起了几分波澜,跟着勾唇。

几人凑在屋子里说着话,快到了时辰的时候,盛夫人和江夫人便先从屋子里离开了,又等了不到一刻钟的时间,忽然外面有人喊道。

“新郎官来了。”

这一声将整个盛府都喊的沸腾热闹了起来,人人欢呼着往外去看,盛怀宁听着动静,嘴角的笑顿了顿,心中骤然升起几分紧张。

她坐在床前,头上的凤冠随风晃动,她动了动手指,听着外面的欢笑声,才终于察觉到几分,要成亲的感觉。

门外的脚步声渐渐走近,她还没来得及细想,忽然门边晃过一道红色的影子,继而有人,踏了进来。

她下意识擡起头,触及一张俊朗的脸。

他平日大多穿蓝衣紫衣,偶有时候也穿白衣,但从来没穿过红衣。

这样鲜艳的颜色未曾将他身上的气质掩盖半分,他嘴角勾着几分笑意,反倒更增添了几分少年郎的意气风发,但又不失沉稳,眼中的笑在看到盛怀宁的时候有些怔愣,继而闪过几分惊艳。

那身他看着绣了一个月的嫁衣穿在她身上刚好,不显俗,反倒增添了几分贵气,雅意,垂落的流苏将一张漂亮的脸掩在后面,但谢离顺着缝隙看到一双如秋水一样的眸子。

蓦然晃入他的眼底。

他大步跨进去,红色的衣摆随他一起动着,伸出一只白净的手到她面前。

“宁宁。”

他喊,喉头微微滚动。

“我如约来接你了。”

盛怀宁将手搭过去,屋内顿时响起一阵欢笑声。

她由着他牵着出去,走出住了十多年的屋子,一步一步下了台阶,走出院子,顺着游廊到了前厅。

前厅比后院更热闹,朝臣夫人和贵女们都在这,见了新人过去,更是纷纷跟着称赞起哄。

“说璧人还得看谢家公子和盛府的小姐。”

“谁说不是呢,站在这就显般配。”

两人到了前厅,上首坐着盛家二老。

盛夫人看着他们两个人走近,继而齐齐跪下去。

嘴角的笑忽然敛去,眼眶跟着湿热。

看着女儿十多年风雨波折地长大,到了今天,也实属不容易。

她听着谢离与盛怀宁跪下去一同喊爹娘,在心中默默地说了一句。

“娘娘,您当日将她托付给我,我到底没辜负您的期望,看着她长大,再嫁人。”

新人跪了爹娘,盛相和夫人照例说了几句话,便又看着他们起身,往府外走去。

轿子停在门口,长街之上,一溜串的队伍擡着嫁妆,长的看不到头,触目一片锦红,谢离从长街,铺满了整个上京。

盛谢两府离的太近,但大喜的日子,谢离想像全天下人都炫耀自己终于把心尖尖上的人娶回来了,早早和盛怀宁商议过,今日绕整个长街走上一圈。

盛之珩还吩咐礼部,将轿子换成了凤驾。

不是公主胜似公主,十多个宫人擡着凤驾等在门前,嫁妆跟在后面,远的半个长街都看不到。

除了盛家随的三百台之外,江家也给这半个女儿随了八十八台嫁妆,盛之珩更是亲自在宫中选了无数珍宝和衣料,随着一起送妹妹出嫁。

这其中还有谢离的聘礼。

“只怕车驾前面绕够了一圈,后面还没开始走呢。”

流苏下,盛怀宁微微勾起嘴角,满地锦红,灯笼高挂,真真切切让她感受到几分喜意。

谢离握住她的手。

“那就多绕两圈。”

她入了凤驾,谢离在前面骑着马,长街之上围着无数百姓,欢呼雀跃,都看着他们的车驾。

从盛府开始,锦红铺地,绕满整个上京。

嫁妆队伍跟在身后,绕了半个长街之后,盛怀宁正认真看着一旁的景致,忽然感觉到有什么目光落在了她身上。

她擡起头,对上谢离回头看过来的视线。

人群中爆发一阵惊呼。

“瞧谢公子这急的,还怕回去没得看?”

谢离笑了一声,没理会他们的调侃,问她。

“到前面看看?”

骑马自然是走在最前面的,凤驾前的轻纱多少遮住了她的视线。

盛怀宁心念一动。

继而看见谢离朝她伸出一只手。

她忽然运起轻功,足尖一点,掠过凤驾,眨眼之间到了前面的马上。

谢离握住她的手,将她拉到了自己身前。

二人同骑一马,身上一样颜色的大红喜服,如出一辙的高兴神韵,如同一对璧人一般,人群再度惊呼。

“大哥的凤驾要白费了。”

盛怀宁窝在他怀里,悄然对他咬耳朵。

“成亲成亲,要个随心顺意,只要宁宁想,大哥也不会在意这点小事。”

谢离一手握着缰绳,一手扶了扶她的凤冠,眼中再度闪过几分惊艳。

“宁宁今天,很好看。”

他从不吝啬夸怀中的人,盛怀宁闻言也勾唇。

“你也是。”

方才她坐在凤驾中,从后面看他背景,少年郎意气风发丰神俊朗,亦是不可多得的如玉公子。

谢离闻言轻笑了一声,胸膛处微微震动,他又认真说。

“宁宁,我很开心。”

“我也开心。”

盛怀宁握住他的手。

马车绕着京城过了一圈,路上看到无数百姓热情洋溢地挥手,真心实意地为他们高兴。

他们的大婚受过全天下人的祝福,日后也一定会幸福美满。

谢离心中如是想着。

绕了一圈之后,时间已经几乎到了黄昏。

车队缓缓停在了谢府门前。

剩下的繁文缛节自然没再有,谢离下了马,朝她伸出手,拉着她一起,两个人跨进门槛。

早先在盛府的人早早跟着来了谢府。

谢府门前也摆着流水宴,两人一起到了前厅,盛家二老坐在那,看着他们齐齐站定在前面。

谢离没有爹娘,二人便继续拜这两位父母。

前厅聚了不少人,盛家二老身侧坐着帝后,盛澜君乖乖待在燕筠身旁,两侧是江敛,傅泽安,楚瑜等人。

亲朋好友,都在今日来了。

盛怀宁心中溢出几分满足感,前厅的沙漏慢慢流动,很快时间到了酉时。

屋外夕阳垂下,昏黄的剪影映在窗边,大红灯笼高照,屋内人不约而同停下了声音。

盛怀宁忽然觉得心跳的很快。

礼仪官高声喊道。

“一拜天地——”

二人转过身,齐齐对着天地拜下去。

“二拜高堂——”

他们又转了回来,对着坐在高台之上的盛家二老拜下去。

盛夫人眼眶依旧红着,盛相也跟着连连点头,多有感触。

“夫妻对拜——”

二人对着面,盛怀宁隔着流苏,听见谢离笑了一声。

他们齐齐拜下去,谢离微微顿了顿,头比她更低了一些。

“礼成——送入洞房。”

礼仪官的尾音也带了几分高兴。

谢离几乎是掩盖不住心中的喜悦,拉着盛怀宁就离开前厅往后院去。

前院有傅泽安早早被他拉过来陪酒,几十桌的人,吵吵嚷嚷热闹得很,他们这一走,前厅的一群人也跟着跑了过来。

进了早就准备好的婚房,龙凤红烛燃着,红灯笼高垂,新床之上也是铺满了许许多多的桂圆花生,讨个好的寓意。

没有盖头,自然就免了掀盖头的环节。

新喜婆婆跟着进了屋子,捧起同心花果,洒落在二人的衣裳上,嘴里说着几句恭喜的话。

继而就是喝合卺酒。

二人从床边坐到了桌子前。

谢离亲自为她取了凤冠,倒了酒,盛怀宁接过酒盏,自己饮了半盏,又与谢离交臂,饮下后面半盏。

酒杯还没来得及放下,外面“闹洞房”的一群人就来了。

“哎呦,谁挤我呢。”

傅泽安一句话还没来得及说完,就对上谢离微冷的眼神。

“不在前厅好好陪酒,你来这干什么?”

“大家都来闹洞房,我跟着来讨个喜。”

话如此说着,傅泽安的步子跨到一半,却是再也没跨进去。

“别人能,你不行。”

谢离话落,微微一扬眉,门外两个侍卫架着傅泽安就往外面去了。

谢离这才满意勾唇。

开什么玩笑,傅泽安要是过来了,前厅他还得亲自去陪酒。

眼瞧着傅泽安都被赶走了,剩下的一群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几乎同时识趣地转头离开。

洞房还没开始闹,就已经又安静下来。

新喜婆婆见他们喝了合卺酒,顿时喜笑颜开地福身。

“奴婢在此,恭喜公子夫人,百年好合,举案齐眉。”

谢离跟着笑起来,吩咐人给了赏,新喜婆婆喜笑颜开地从屋里离开。

而后谢离以最快速度赶走了所有下人,反手关上了门。

盛怀宁这才察觉到几分不对劲。

“你不去前厅陪酒?”

“不去。”

谢离走过来,坐在她对面。

“大喜的日子,谁要去前面陪那群无趣的人喝酒。”

自然是自家娘子最好看。

“傅泽安又不是摆设。”

谢离一边说着,见她晃了晃头,猜到她顶着这么重的凤冠走了一日肯定脖颈酸疼,连忙上前,帮着她一起把头上的珠翠簪子都去掉,又体贴地拿了梳子,给她将一头青丝梳顺。

等做好这些,他目光专注地看着盛怀宁,眼中的笑掩都掩不住。

“宁宁。”

“嗯?”

盛怀宁擡起头。

“我们终于成亲了。”

他百般感触地说道。

盛怀宁也跟着心念一动。

从江南,一步步走到今天,何等不易。

“是啊,终于成亲了。”

盛怀宁嘴角勾着几分笑意,这几分柔和将她身上的清冷疏离打散,整个人都带着几分雅意。

大红喜服还穿在身上,一笑更带出几分美,谢离眸光微暗,伸手把她抱进怀里。

“成了亲,宁宁知道要做什么吗?”

“做什么?”

盛怀宁下意识的话还没问完,忽然腰间一紧,她已经被人抱进了怀里。

天旋地转,谢离抱着她从桌边离开,衣袖一扫,把床榻上的桂圆花生都扫掉。

“要什么花生桂圆,我只要和宁宁一直在一起就好了。”

棉被都是红的,谢离撩开了被子,轻轻把她放在枕头上。

青丝铺满半张床,她一双盈盈秋水一般的眸子微微一动,谢离的吻便落了下来。

他的手抚在腰间,稍稍一动,带起一阵颤栗和热意。

“唔,还不到晚上……”

盛怀宁被他吻住,微微挣扎了一下。

“等什么晚上,新婚日,自然是日日夜夜。”

谢离从喉间溢出一点轻笑,吻顺着落在脖颈处。

继而一点点往下,炙热绵长的吻将她吻的气喘吁吁,扰的她意乱。

那只手轻轻把腰封晃开,衣袍散/落,帘子落下,桌边的龙凤红烛高燃,水晶帘子微微晃动,偶有时候听见几声低低的喃喃。

“你别磨着我。”

“叫我什么?”

“谢离。”

“不对。”

“子瑾。”

“也不对。”

床边传出来几句轻言软语。

“再想。”

“夫……夫君。”

“再喊一声。”

床边的手蓦然缠上她的手,和她十指相扣。

“夫……夫君。”

红烛映出影影绰绰的身形,他低着头,伸手抿去她眼尾的泪,一向疏离冷淡的眼中,也勾出几分情意。

龙凤红烛高燃,至天明才渐渐暗去。

ps:随二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