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菁 作品

第91章(第2页)

“这些东西空口无凭,你爹从哪听来的,只怕是假的吧?”

盛怀宁讶然地问。

“才不是呢,奴婢的爹爹跟着的那个人家里,昨日晚上才从辙城回来。”

“这事在辙城发酵起来了?”

“是呢,那人回来之后大难不死,跑去了当地最大的客栈里面,那时候有不少人都在那用膳听曲,他将这件事来来回回地讲了。

本来大家也都不信,毕竟‘神佛庇佑’的事都传了多久了,可最近又出现了几次死人的事,加上这人一条腿瘸瘸拐拐的,的确又是在河边被人发现的,还字字泣血说自己的家人都死在了那,才慢慢有人将信将疑起来。”

婢女说着一边想着,又一拍大腿说道。

“还有呢。

这事本来就他一个人提也就罢了,他说过之后,没过多久又有一个人站出来说,自己月前经过山边,的确看到河盗抢掠别人,他也怀疑其实没什么神佛庇佑,其实是河盗在装神弄鬼罢了。”

一个人说也就算了,两个人跟着说,三人成虎,说的神乎其神,更加上其中有一个是当地很有名的商贾,顿时就在辙城掀起了一番波澜。

百姓群情激奋地探讨着,不知道哪起来的流言,说不仅在山中没有神佛,那河盗烧杀抢掠无一不做,被抢走的宝物都进了他们的窝里不说,早年那些外地过来,死在路上的人,其实也都是被这些人杀了。

流言以恐怖的速度席卷着,很快从辙城传出去,众说纷纭。

最开始当然有人怀疑这流言是假的。

毕竟神佛庇佑的事情,官府亲自出面担保,又派人查探过,这么半年大家都深信不疑,怎么突然告诉他们,实则是河盗把他们耍的团团转?

这话来的空口无凭,都是从这么两三个人的口中传出来的,也没个人去求证,凭什么就要推翻这么久以来的认知?

大多数人自然对此持怀疑态度。

有人怀疑,就必然有人相信。

一则骗人对这些商贾来说没什么好事,二则这位九死一生出来的时候,浑身是血,差点死在码头,要是骗人,这未免演的也太像了。

既然当时“神佛庇佑”的事情是官府亲自出面担保,又着人查过的,那为什么在如今,又变成了河盗?

是后来河盗去占了山头,还是……这件事从一开始,就是官盗勾结,用来欺瞒百姓的?

有一个人怀疑,就有第二个怀疑,这念头一出来,两波人顿时吵的不可开交,不过一日功夫,就从辙城传去了上京。

与此同时,那些往年走水路死在这的“倒霉蛋”的家人们,都纷纷得了消息从各处赶过来要一探究竟。

盛怀宁的猜测果然没错,消息传到上京没过多久,皇上就传了人入宫过问此事。

第二日早朝之上,底下又有人提及此事。

“流言传的越发厉害,年关将至,若是不去一探究竟,任由传下去,只怕要寒了百姓们的心。”

“官盗勾结一事本就是假的,还需要怎么去查?

若处处有流言处处都去查,朝廷岂不是成了处理这些琐事的地方了?”

他一说话,底下立马有人质疑。

“此事可不是简单的官盗勾结,更牵扯‘神佛造假’一事,还有那么多的人命,怎么能用一句琐事盖过?”

一道冷厉的声音自一旁传来,众人看到说话的人时,纷纷有些惊讶。

竟是太子。

太子往昔在朝政之上一向少说话,怎么今日突然慷慨陈词?

台上的帝王看见,也有些意外地扬眉。

“那依我儿之见,要如何处理?”

“流言如此,若不派人细查,任由发展,只会让百姓更质疑官府与朝廷,真去相信什么官盗勾结的话,那于江山社稷可实在不利。”

他话中提及了社稷江山,顿时戳到了谢癸的心坎上,他神色微动,示意谢离继续说。

“是以儿臣认为,应查。”

“可若是任地方官府去查,如今的辙城百姓未必还相信辙城官府的判断了。”

底下谢离的臣子早得了消息,装作不经意地开口。

“朕也正有此意。”

谢癸往下扫了一眼,道。

“不如就由韩将军带人往辙城山去探探虚实,看看到底是什么东西,是河盗还是神佛,也好给百姓一个交代。”

话如此说着,其实谢癸心中早已经有了判断,他就算不用脑子去想,也知道这肯定是当时魏谆的把戏。

既然是把戏,那他一定要去揭穿。

散了早朝,韩将军从谢癸的书房出来,转头进了太子府。

“殿下。”

这位明面上帝王跟前的红人,实则早背弃了他投了太子府。

“就正常去查河盗即可。”

“不做其他事?”

“你且去,剩下的不必管。”

谢离打断他的话,示意他退下。

这事情的走向朝着盛怀宁预料的方向发展,此事当然不用多有动作。

与此同时,魏宫也得了消息。

“城主府还没传消息来吗?”

“没呢。”

“这不行。”

魏谆一拍桌子站了起来。

“若是这样下去,被他们查到了背后的事情,那可就麻烦了,我要亲自去一趟辙城。”

“干爹,这可不行。”

太监赶忙拦住他。

“正是紧要关头,您可不能轻举妄动。”

“辙城事态严重,你要我如何不急?”

那可是他最大的金宝库。

“这流言来的这么急,儿子倒觉得像有什么人推着,只等咱们跳下去一样。”

“你说有人谋划这事?”

“不无可能。”

他斟酌着说。

“要是如今面前是个火坑,您还能往下跳吗?

儿子总不会害您呐。”

“那以你之见,如今要怎么做?”

“不如先派人去辙城探探情况,要是真事态危机,您再去也不是不行。

儿子觉得当务之急,还是把那个盛家的小姐处理了。”

“她整日待在府中不出来,身边高手如云,你以为咱家不想杀她?”

“府中杀不了,那就把她骗进宫里杀。”

“你的意思是……”

魏谆眉心微动,看着他问。

“那个谢妍郡主死的玉湖,把人溺毙在里面,可不容易被发现啊。”

安排好了韩将军的事,谢离转头去了盛府。

“宁宁的办法果然好用。”

如今人已经去了辙城探消息了,再等一等,想引魏谆上钩不是难事。

“他倒还好,他身边的那个太监,实在留不得。”

她的人调了过来,但随便一个人也不是说杀就杀的,是以盛怀宁也在找时机。

“就这些天,我想办法把人引出来,把他处理了。”

谢离也深知这么一个人留着的危害,当机立断道。

“好。”

“宁宁这是打算出去?”

短短两句话交谈过,谢离看着她带上大氅,似乎要往外走。

“去护国寺一趟。”

每年到了小年的时候,盛家都是要往护国寺上香的。

但今年雪大,路上冷,盛夫人还忙着,盛怀宁就打算自己去一趟。

“我陪你同去。”

这么冷的天要盛怀宁一个人出门,谢离自然第一个不放心。

“太子府没什么要忙的吗?”

盛怀宁看他一眼。

她发现每次这人都甚是悠闲地来找他。

“每年过年大多是我一个人,没什么忙的。”

谢离不甚在意地扯了扯嘴角。

千人灯火万家热闹,但总归都和他关系不大。

往年皇宫倒是喜欢传消息让他入宫,可他实在厌倦宫里的喧嚣,推拒了两次,后面便也不叫了。

想来皇帝也不想在大好的日子里见他。

一个人没什么不好,可今年有盛怀宁,他倒也不觉得孤寂。

想到这,谢离伸手攥住她的手指,当先擡步。

“走了。”

盛怀宁一句话还没来得及问出声,便被他拉着出了门。

往护国寺的路上,马车哒哒地跑着,很是颠簸,谢离与她一起坐在马车里,看见她被颠的有些脸色发白,皱着眉头把她拉过来,又朝外面喊。

“慢点,不急着走。”

“回主子,是外面到了一处山坡上,路滑,走的才颠簸了些,马上就好了。”

盛怀宁知道这节路有多难走,当即扯了扯他的衣袖。

“赶这么远就为来护国寺,宁宁这样信神佛?”

“心诚则灵。”

她信事在人为,信命握在自己手中,但也信因果轮回上天注定。

若虔诚拜过诸佛,能换家人平安,也没什么不能做的。

谢离一边抱紧了她,免了底下的颠簸,一边看着她笑。

“我不信。”

看谢离的样子,也的确不像是会信这些东西的。

“你信事在人为。”

盛怀宁早就猜到他要说什么。

“是。”

谢离懒洋洋地抱住她。

“庇佑家族保护爹娘,宁宁已经做的很好了,无需信什么劳什子神佛。”

若神佛真能庇佑,今年九月她何至于跪去了傅府门外。

他更相信是盛怀宁做足够多,才护着这个家平平安安。

谢离的话刚说出去,蓦然一只手伸过来捂住他的嘴。

温热的触感在唇边,女子身上的馨香袭来,娇软的身子就在他怀里,谢离眸光微微一动,看着盛怀宁。

盛怀宁眨了眨眼。

“菩萨神佛在上面,说这些总归不好。”

谢离微微动了动唇,低下头,意味不明地看着她。

“好,那就不说。”

他启唇说话时微微擦过她的手心,盛怀宁觉得指尖酥酥麻麻的,不适应地缩了缩手,下一瞬却腰间一紧。

谢离倾下身子,揽过她的腰,漫声笑道。

“那我这样听话,还陪着你来上香,宁宁可要给我些奖励?”

奖励?

盛怀宁下意识觉得不对劲。

她还没来得及翻过身从谢离怀中逃走,这人大手箍了她的腰身,扣住了她的下颌,结结实实地低头吻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