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菁 作品

第64章

第64章

他父皇的暗卫首领周济。

谢离眼中闪过几分意外。

没想到他父皇的暗卫首领,竟然和魏谆有交集。

这的确是个很重要的信息,谢离微微敛了神色,继续听着屋内的动静。

片刻之后,传来椅子被挪动的声音,周济站起身。

“景山下的精兵……最少有一千吧?”

魏谆不以为意地笑了一声。

“魏大人,人常年在河边走,总有要栽的那一天。”

“你是想说我总会被皇上发现?”

魏谆反问一句。

“要是发现,那就现在反了谢家的江山。”

周济有些意外地看了他一眼。

“看来魏大人身后‘另有倚仗’。”

另有倚仗?

魏谆不置可否。

“周统领,有时候人知道的太多,可不是好事。”

周济随之笑了一声。

“皇宫有事,我先走了。”

“周统领慢走,常来坐。”

周济脚步顿了一下,随即往外走去。

谢离与盛怀宁悄无声息地隐到了后面。

周济走后,魏谆也站起身。

“大人。”

“着人盯紧周济,他要是吃里扒外,就处理了。”

魏谆轻描淡写地说过,便一直待在书房中。

瞧着短时间内魏谆也不会从书房里出来,盛怀宁与谢离对视一眼,悄无声息地从别院离开。

“这个周统领……”

“皇上的暗卫统领。”

谢离与她到了另外一边,寻了个客栈进去,未等盛怀宁问完,谢离已经开口。

盛怀宁眼中闪过几分意外。

虽然早知道魏谆和前朝有交集,那必然和谢癸也不是简单的,表面的相互提防相互倚仗的关系,但如今从谢离口中听说谢癸的暗卫首领竟然已经“叛变”到了魏谆那边,盛怀宁也免不了有些惊讶。

“看来魏谆是打算先下手为强了。”

“若真有一千精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

“不。”

盛怀宁微微摇头。

“不止一千。”

“此言何解?”

谢离有些意外地看了一眼盛怀宁。

“他提防着周济,能对他说实话吗?

何况魏谆如今打算留着这精兵在京中做自己的底牌,费心思养在那么隐蔽的景山

盛怀宁思忖着说,一双眼落在东边,若有所思。

盛怀宁的分析不无道理,谢离略微思索片刻,轻轻点头。

“只是没想到……他和皇上背地里的矛盾,竟然已经这样深了。”

盛怀宁略有意外。

这么些年,虽然魏家手中握权不少,但明面上和皇上几乎没有冲突,不过谈及这件事,盛怀宁又想起当时魏谆陷害何太尉的事情。

陷害何太尉是为了掩盖自己和北齐勾结的事实,既然如此,想必方才周济口中的那句另有倚仗多半就是北齐的人了。

魏谆和谢癸不和,早早为自己做了第二手打算。

一边自己养着精兵,一边寻求着“外援”。

怪不得如此有恃无恐。

只是如此……谢癸知道吗?

若是真一点也不知道,兴许……她能利用着这一点,坐山观虎斗。

盛怀宁眼中闪过几分波澜,很快被她压下来,她敛了神色,岔开话题。

“城郊山上的匪贼,近些天闹得很严重吗?”

“嗯。”

谢离轻轻点头。

最近这几天从官道上过的,不管是商户,还是百姓,都多有被拦在那里抢走东西的。

这个匪贼窝前些年倒还安分些,这月余却越发猖狂,引得城郊百姓不满又惴惴不安,连着几日都有官员上书说过此事。

不过谢癸似乎还无意去派官员镇压。

处置一个匪贼窝的确不是什么易事,费兵力又不讨好,谢癸自然不愿意。

“若魏谆从城郊山上下手,想必这两日就要有动作。”

“沅沅有想法?”

虽是问的话,但谢离语气尽是笃定。

盛怀宁微一颔首,倒也未隐藏。

“他想动手,我们便顺着他的意思让他去布局。

他想让白家出兵去处理山贼,最后自己在山中布下陷阱,以害我大哥,那就要他出手。”

谢离略微擡起头,认真听她说着。

“景山离城郊最近,魏谆想害我大哥,或者是要他处理不好山贼的事而引皇上震怒收回兵权,他多半要亲自去盯着的。”

只要魏谆去了,他们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去追杀魏谆,待危急到魏谆自己的性命的时候,他身边带的人不足,援兵不到,他只能动用景山的精兵。

但凡这批精兵现身,他们做足了准备,就有办法把这批人除去。

盛怀宁这想法自然不错,谢离很快了然她的意思。

只这些都要等魏谆先做了第一步,他们再顺水推舟,装作一副不知道的样子做魏谆的“棋子。”

“万一他不去呢?”

说到底他手下的人如云,白家的兵权对他重要,可魏谆也没必要亲自去盯着这些。

反倒容易暴露。

“他不去,我们就想办法逼他去。”

世上法子千千万,还能引不出去一个魏谆?

盛怀宁笃定地落下一句话。

“纵然再能引出人,只是一千多精兵,只怕魏谆不会全部带出来吧。”

谢离考虑的很是细致,但盛怀宁勾唇笑了笑,意味不明落下一句。

“我本也没指望要将全部的精兵都折在城郊。”

“可如此一来打草惊蛇,未免得不偿失。”

“不会得不偿失的。”

她漫不经心拨弄了一下手上的镯子。

在城郊引出精兵的同时,她亦打算放出消息。

不管谢癸本来知不知道魏谆有反叛之意,这一件事出来,她就一定会让谢癸知道。

他知道了魏谆的精兵,必然坐不住,会找人探消息,一旦确定了,他对魏谆的提防之心就会更多,想除掉魏谆的意思也会更强烈。

如此一来,谢癸与魏谆窝里斗,互相残杀,也是她乐得看见的一幕。

若全部把这批人都借谢癸的手处理掉风险太大,一来他们主动放出消息,谢癸得到消息的同时魏谆也会得信,这才是真正的打草惊蛇。

等谢癸找人去查的时候,只怕魏谆早就找人换了地方了。

谢癸最后查不到什么,反而会怀疑背后有人兴风作浪。

而若是他们顺着魏谆的意,先让他下套引人去山中,再设计陷害盛之珩,最后又在被追杀的时候主动叫出自己的精兵,从头到尾出现在这件事里的就只有白家和魏谆,谢癸就会对魏谆养私兵的事深信不疑,会以为魏谆算计不成反主动暴露了自己的端倪。

谢癸会下意识地以为魏谆被追杀的事,是因为他先算计了盛之珩,又被盛之珩追杀从而暴露,也不会让她与谢离露面。

从头到尾隐的干干净净,算计了魏谆还能看谢癸与他腥风血雨地争斗,到最后魏谆又必然会想办法先躲掉谢癸的怀疑与暗算,哪还顾得上他们。

是真正的一举三得。

谢离听她话说的如此确信,动了动眉心,刚要再问,就看见盛怀宁手腕上的镯子。

当即被转移了视线。

他记得当时二人在凉山之上,就是为了一个镯子,彼时盛怀宁极失态地拿了剑刺在他肩头,也要把那个镯子带走。

虽然那个镯子和盛怀宁如今手上的没什么相似,谢离却骤然像是想起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