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菁 作品

第33章

第33章

江府内

送走了太子府的太监,盛相瞧着一旁的沙漏道。

“时候也不早了,你们路途奔波,阿敛身上还有伤,还是早些歇着。”

江夫人一边着人把玉雪膏放回了江敛的屋子,一边朝盛怀宁道。

“既然这边有了一瓶玉雪膏,宁儿那一瓶就留在府中吧。”

“也好。”

盛怀宁点头,跟在盛相和盛夫人走到廊下,仍不忘回头去看江敛。

“二哥可要好生休息。”

江敛颔首应了,目送着盛家一行人回去。

第二日过早朝,皇上在宫中下了圣旨。

江家此番镇敌立功,为南明清除外乱,特封江将军为镇国大将军,江二公子擒敌英勇,特许封小将军,额外恩准于十月入翰林院。

另在两日后,皇宫紫宸殿设宴接风。

这道圣旨一出,登时在朝野上下掀起了一片不小的波澜。

虽然知晓此次江家立功不小,却仍有些人想着帝王不准功高震主,应当会适当压一压江家的权。

毕竟盛家才夺回了兵权,若是一朝许给江家太多,这朝中几乎一半都要到了江盛两家手中了。

却没想到帝王一道圣旨,就给了如此大的恩赐。

江二公子才得了文状元,在战场上立了功,还有人猜测着会舍了翰林院转头跟着父亲去战场上,却不想皇上准他去翰林院,却还是封了小将军。

朝中众人一阵心思各异,猜测纷纷,也有人觉得是帝王在以此试探江家的忠心。

但不管心中如何想,两日后的紫宸殿宴席上,江家父子身侧,还是聚满了来来往往的人,张口称赞巴结着。

江夫人一进殿,登时也被一群贵妇小姐们围在了身边,叽叽喳喳地恭维。

盛怀宁倒是没急着去宴席,她还挂念着皇后那日着人送来的耳珰,今日特意戴在了耳侧,去坤宁宫找皇后请安。

待嬷嬷通传过,盛怀宁顺着宫殿的门一步步朝里面走去之时,皇后端坐在高台之上,看着她慢慢走过来。

一身合身的蓝裙在她身上,衬得那精致的眉眼更是漂亮,耳边的蓝色琉璃耳珰点缀了几分灵动,衣袖旁的刺绣更让人看着就觉得矜贵。

太像了。

皇后想。

若非如今坐在高台的人是她,她还会下意识地以为,这仍是当年,凤位之上的温柔女人,在一点一点,看着她的“小公主”走过来。

“姑母万安。”

盛怀宁走近,弯腰做全了礼节。

皇后回过神,几不可见地叹了口气,继而高兴地喊。

“阿宁快过来。”

盛怀宁走到皇后身侧,被她拉住了手上下打量。

“去了凉城县这些日子,可又清瘦了。”

盛怀宁无奈摇头。

“姑母是担心过头了,明明是胖了些。”

皇后是整日生怕她出去一趟就受到亏待,可实则她这身份,到了哪也是被人恭维着不敢怠慢的。

她落座在一旁的椅子上,一边道。

“姑母当时着人送去的耳珰很好看,我很是喜欢。”

“猜着你还会喜欢珍珠阁的东西,我特意着人去买回来,不过说来怎么不戴那一款耳珰?那可是今年珍珠阁最流行的样式。”

反倒她戴的这个,是去年的时候最新的样式,她本不想让人带的,后来想着盛怀宁去年在江南待过,总往珍珠阁跑,兴许也是爱这一款的,才让人一并送了过来。

“新的东西自然是好,但这个也不差。”

盛怀宁勾唇一笑。

她一向偏爱蓝色,自珍珠阁买东西也多是一些蓝色的,这个耳珰她去年在珍珠阁买过一款一样的,后来在临走前弄丢了。

急着从江南离开,当时没再去珍珠阁买。

也许是想着,掉了的东西,再买一副回来,也终归是不一样的。

“阿宁是个念旧的人。”

皇后温柔一笑,继而道。

“昨日我听说阿敛回京,身上受了伤,你可去看过了?没什么大碍吧?”

盛怀宁摇摇头,又道。

“昨日去接二哥,太子也跟着一同去了,晚间还着人送去了一瓶玉雪膏。”

太子?

皇后顿时惊疑不定。

“太子怎么会……”

她自然是知道江敛和谢离后来闹得不甚愉快,这一连着几年没再碰面的人,怎么突然就有了转机?

还是说……

“太子想拉拢江家?”

“应当不能。”

若是真想拉拢,当时就不会因为立场不同跟江敛闹成那样。

皇后忧心忡忡地想着,还是道。

“不管如何,阿宁也当心。”

如今江盛两家站的太高,周围的好意坏意纷沓而来,终归不是什么好事。

盛怀宁轻轻颔首。

“时候不早了,阿宁早些过去吧。”

皇后自然要随在帝王身侧去的。

盛怀宁这才行礼离开。

江家接风宴,皇上下令准三品以上官员都能参与,这宫里处处都热闹的厉害。

这日谢离刚好处理完事情入宫,刚准备去向皇帝交代自己打算下江南一趟,一路上见了许多宫女太监来来往往,一时蹙眉问。

“今日……”

“是江家的接风宴。”

太监自他身后,很有眼色地开口。

谢离这才恍然。

他这两日正忙着,倒把这件事也忘了。

“接风宴。”

他蹙眉想了片刻,朝后问。

“江盛两家都来了吗?”

太监被他这句话问的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还是赶快答。

“这是自然。”

谢离顿了顿,忽然拂了衣袖往回走。

“殿下?”

太监忙追上去。

太子不是要去江南吗?

“暂且不去了,回东宫更衣,去接风宴。”

紫宸殿内,自盛怀宁进去,又等了半刻钟的时间,帝后二人相携而来。

江盛两家都坐在玉阶之下第一个位置,分在左右两侧,他们身后才是满朝的文武大臣。

帝后一来,众臣山呼万岁,而后起身落座。

这满朝自上面看下去,台上的皇后是盛家的女儿,办的是江家的接风宴,江盛两家手中就握着两块兵符,转头这两家还要联姻,岂不是更亲如一家?

果真是势大啊。

众臣心中无不感叹,纵使心中嫉妒红了眼,面上也不得不笑着恭维。

一落座,皇帝大手一挥上了舞乐,乐呵呵地朝江敛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