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章(第2页)
温百聪和骆都特意借了她的卷子来看。
温百聪一边看一边摇头,“这些你都能做对,看来我们的脑子的确不一样。”
万海潮想说的是,脑子构造是不是一样不知道,但灵魂确实不一样。
温百聪把他的卷子和万海潮的对比完了,问道:“我看你平常好像经常拿题问沈老师,你有课外练习题吗?能不能给我看看?”
万海潮就把自己买的那本奥数练题甩给他。
他翻了一会儿,突然爆粗:“靠!这都是些什么题啊?几乎每一道都有几种解法。”他又看来一眼万海潮,“怪不得把你的脑子练得跟我们的都不一样了。”
骆元森听了,也来了兴趣,走过去和他一起看。
海潮看他们都挺有兴趣的,怕他们误入“歧途”,说道:“我说实在话,这本书对于提高数学的整体成绩并没有多大用处。不过对于训练发散性思维倒是有一点启发。你们想看的话,可以拿去看。”
这练习题是好几年前出版的了,要不也不可能是在犄角旮旯里被万海潮翻到的,而且还是书店里唯一的一本。
他们这地方小,信息闭塞,不像城市那样可以买到那么多那么齐全并且是新出的习题。
当时万海潮买它也是迫于无奈,因为这是唯一能找到的一本,不想要就没有了。
就算这次数学竞赛考的成绩还不错,但万海潮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在她看来,他们班上很多人都不是。
过多追求那些高难度的习题训练,其实对很多人来说并没有太大的意义。
那些大多数是用在竞赛中的,万海潮觉得他们现在的首要目标还是中考。
成绩特别好的那些,倒是可以为明年的理科竞赛做一些准备。如果在全国性的竞赛中拿到一定的名次,中考是可以加分的。
数学,物理,化学都有。
想到这里,万海潮突然转头去盯着骆元森。
骆元森被她看得心里发毛,小心地问道:“你想干嘛?”
万海潮直接问道:“你什么时候回市区?”
骆元森不明所以:“我为什么要回市区?”
万海潮:“我是想说,你回市区的话,可不可以帮我去书店买几本习题本回来,这里的书店什么都没有。初三的数理化每科都有竞赛。如果拿到名次的话,中考可以加分的。我觉得成绩有余力的人可以争取一下。”
言下之意,他们都是那些有余力的其中一个。
骆元森听出来了,“要不这样吧,看我舅舅哪一天回去,找个周末的时间,我们跟他一起回去。这些资料还是自己挑会比较好一点。你觉得呢?”
万海潮以前没想过这个,如果自己独自去的话,她怕父母不答应。萧山叔有小轿车,如果是他带着的话,父母应该会同意的。前提是不能在那里过夜,就是不知道萧山叔平常的时间都如何安排。
万海潮想了想,说道:“我得先回去问问我爸妈。而且就算他们同意了,也必须当天去当天回。”
旁边的万家安听了,说道:“我爸经常是早上去,然后下午就回来了,很少在市区过夜。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万海潮也觉得买习题还是自己去好,就说等她回去问过万爸再去找他们。
温百聪在旁边听到了,但他去不了,让骆元森帮他买。至于买什么,他指了指万海潮,跟着她的来买就行。
周末回家,万海潮把想去市里买学习资料的事情跟万爸提了。
爸爸听到是坐万萧山的车去,同行的还有那两位同学,也没拦她,只是让她带够钱,小心点。
万爸现在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待在虾塘,和万萧山的虾塘相隔不过几十米,两人经常在一起聊天。知道他经常回去市区他姐姐家看他的妈妈,早去晚回,没什么好担心的。
万爸提醒万海潮:“他好像明天就要回去,你要的资料要是急的话,等一下就下去问问。”
还没等万海潮下去,万家安就骑着车子上来了,“万海潮,我爸说明天早上就回去,你去不去?”
万海潮:“去。我刚才听我爸说了,他说你爸明天可能会回去,我正准备下去找你呢。”
“那就这样决定了,明天大家一起去吧,我回去跟我爸说。大概七点半出门,你准备一下。”万家安说完,车头一转,就走了。
七点半对一向习惯早起的万海潮来说不算早。
第二天一大早,等万家安他们上来的时候,万海潮已经等在那里了。
到了市区,万萧山把他们三个放在市区最大的新华书店里,匆匆和他们约好了一会儿过来的时间,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