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起卿 作品

第69章(第2页)

后来外婆生了万海潮的小舅,那个丈夫没几年就走了。她一个寡妇拉扯着一个幼儿生活,生活很是艰难。

万妈那时候也就十多岁,知道自己的母亲的状况,就经常上山去挖山稔树的树根去烧炭,然后拿去卖钱。等钱存到一定的数量,就偷偷给外婆送过去。

这些事情都是外人跟海潮讲了,偶尔万妈也会透露一两句,但妈妈从来不会明明白白的跟他们说以前发生了什么事。

当妈的不说,当子女的自然不敢问。

后来万妈生过两次比较严重的病,都是瞒着外公外婆的,过年的时候万海潮代替万妈去看望外婆,小舅妈亲口跟她说了一些以前的事。

那时候小舅是一名民办教师。结婚以后都还没转正。等小舅的第一个女儿出生还没满月的那个时候,小舅得到了一次进修的机会,如果抓住这次机会,进修回来就能马上转正。

去进修了就没有办法照顾到家里,也没有工资。小舅想去,但又担心家里,找几位哥哥姐姐过来商量。

大哥大姐都拍着胸口说让他放心去,家里他们会帮忙照顾的。只有万妈不吭声。

最后,小舅妈说:“两个大哥大姐来吃完那顿饭以后就没有来过了。只有你妈傻乎乎的,每个月按定时间走那么远的路,驮两袋米来。她人那么瘦小,到了这里之后倒在你外婆的床上,好一会都喘不过气了。我就跟她说饿不死,让她别那么辛苦,她不听。一直坚持到你舅舅进修完回来。”

小舅妈非常不喜欢大姨和大舅,说他们是“光棍”,专门到别人家混东西回自己家。

万妈也曾经跟万海潮说过,大姨大舅到小舅家里有时候午饭都吃不上的。

其实小舅妈也算是一个势利眼的人,万海潮小的时候从来没见她小舅和小舅妈来过,直到他们几个姐弟混出一点人样了,小舅妈才开始主动来他们家的。

曾经的那些经历,让万海潮现在的心态变得非常的自我。她认为值得维系的关系就主动联系,认为不怎么值得维系的就随意。

万海潮现在不怨谁,但有些人,她就是不愿意去亲近他们。管他是什么亲戚。

最后万妈万爸带着小胖墩一起去外公家了。

在万海潮看来,就是最好的安排。

让万妈自己一个人去,未免有点落寞的感觉万妈比较矮,骑那辆有横杠的自行车腿本来就有点不够长,让她自己带小胖墩骑那么久的车,实在太辛苦。如果让万爸和万妈一起去,留三个小孩在家,有点不像话。如果全家一起去,她大舅妈也可能会不高兴了。人多吃得就多,还有小孩子是要给压岁钱的。

过个二三十年,一家人整整齐齐地去给某一个人拜年,可能是看重他。现在的话,就有可能被当成是想占便宜的了。

所以,自从家里的这弟弟们出生以后,万海潮很少去走亲戚。

她觉得这样子挺好的。万一有一天他们家发达了,也不用去招呼那些想上门占便宜的人,因为本来就跟他们不熟。

万海潮和万海波留在家里,过得挺自在,特别是万海波,大人不在,想干嘛干嘛,想吃啥吃啥。

万爸万妈走了没多久,万海洋就让万海岩跑来告诉他们,说莲姑到了。

万海潮听了,就带着万海波去万海洋家。

莲姑一家五口,一辆摩托车就全部带过来了。幸好他们一家五口都挺瘦的,要不一辆摩托车还真的坐不过来。

“阿汐,小波,快过来我看看。”莲姑出嫁之前带过万海潮和万海洋几年,对他们两个的感情不一般。她去年养了一头母猪,回娘家的次数不多。不多的几次都是在他们上学的时候过来的,万海潮遇不上,感觉好久没见过这么年轻的莲姑了。

万海潮任由莲姑拉着自己的手,问一些家长里短的事,对她的每个问题都耐心回答。

中午的时候,他们两姐弟就陪着莲姑在万海洋家里吃午饭。

莲姑回去之前,照例跟侄子侄女们发红包。

万海波拿到手转头就给万海潮了。说怕自己弄丢,让万海潮代他保管。

万海潮摸了摸自己手里的那一个,感觉自己的明显比弟弟的厚。

莲姑看她手里拿着两个红包,就猜到了是怎么一回事,过来拉着她到一边去说:“不是莲姑偏心。你的是比别人的多一点,莲姑就是想跟你说声谢谢。那次霜降,很多人的辣椒都冻死了。你爸爸那天下午特意去给我打了电话,我就赶紧去放水浇地,保住了九成。今年的辣椒价钱好,我只种了七八分地,都卖了好几千。这点钱不多,一点点心意。”

万海潮有些惭愧,她都没想到莲姑,只顾着自己家的了。

连姑家的地不多,全家的地也就是两亩左右。姑父经常出海,家庭的经济维持大半都是从海里来的。

她就想当然地认为连姑家不会种植辣椒。

幸好万爸想得周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