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起卿 作品

晾晒季节(第2页)

“够了,我家的过几天也可以吃了。”万海潮说道。

“今天是什么日子了?”在九伯娘旁边那块地里干活的一位妇女问道,“我家海芳说过几天回来,我准备去大海看有什么可以挖的。”

“我也不记得今天是十几了,几眼子来着?”九伯娘没记住日子,自己也弄不清楚了。

万海潮眼看她们又开始讨论潮汐的涨落规律,赶紧道别回家。

因为她听不懂。

两辈子了,她依然听不懂老一辈人嘴里的“一流水”,“一眼子”,“半眼子”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读过书,她只知道潮汐的规律受月亮和太阳的影响。有些地方是全日潮,有些地方是半日潮,而她老家所在的地方是混合潮。

九伯娘口里的那些“名词”就是记录当地潮汐规律的口诀。

万海潮曾经问过万爸,但他也说得不太清晰,弄得万海潮更迷糊了,干脆不听了。

就算没有理论支持,她也大概知道什么时候能下海,什么时候去了只能望水兴叹。

万海潮回到家,小胖墩看到那些萝卜干,马上就去拿碗准备干饭。

“你饿了?还没到中午呢。”万海潮惊奇到。

“姐,我早饭没吃呢。”小胖墩辩解道。

“真的假的,你会不吃早饭?”万海潮有点不相信。

“是真的,不过吃了两个包子。海洋哥又开始尝试包子的新配方了。”旁边的万海波说道。

原来当小白鼠去了,可能没吃饱。

万海潮拿一条萝卜干给他:“吃吧,别吃太饱了。”

不能去赶海,万海潮准备又去她那块地里消磨时间。

辣椒叶子青青郁郁的,已经开始头顶小花苞了。玉米也长已经到她的肩膀高,杆子又粗又壮。

可见这地里的肥力还是很足的。

正当她准备去看看围网外边的那串香蕉有没有成熟时,突然一阵摩托车的声音由远到近。最后停在围网外的路边。

“万海潮!”万家安停下车,大声叫道。

“别那么大声。全村都听见了。”万海潮走出围网,赶紧回应。这少年不知道怎么回事,叫人名字的时候总是爱扯着嗓子大吼。

“你这急哄哄的,有事啊?”万海潮看见他的脸又红了,赶紧问道。

“哦。有。我爸让你爸妈下去挑虾。记得拿大箩筐。有几百斤呢。”万家安赶紧说正事。

“这么多?不打算卖吗?”万海潮吓一跳,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看他不像说假话的样子,又问道,“什么虾啊?”

“就那种小小的小白虾。我爸说不值钱,不卖。让你们家去挑,要多少挑多少。”万家安脸上的红云消了,说话正常起来,“不是我爸放的,是大虾塘旁边那个闲置的小塘里捞的。我爸准备清理出来看明年要不要放一些虾苗进去,没想到捞了这么多小白虾。”

“好。我跟我妈说。谢谢你啦。”万海潮赶紧向他道谢。没想到萧山叔一有好事就想着他们家。

“那我先走了。”万家安说完就发动摩托车走了。

万海潮看着他的背影,才后知后觉地想到他还是未成年呢,萧山叔就这么放心让他开摩托车。

万爸不在家,万海潮把事情跟妈说了。万妈就让她去万海洋家里找万爸,她自己先找东西去了。

万海潮果然在万海洋的家里找到了万爸,此时他正在那里跟青林叔聊天。

万海潮跟青林叔打了招呼,过去跟万爸讲了萧山叔让去挑虾的事情。

万爸马上就起来,道别了就走。

万海潮跟着他回去。到了家,万爸和万妈就准备出门,还叮嘱万海潮烧水。

万海潮先把晒场打扫干净,再去找平常家里晒鱼虾用的那两张网架出来。

想了想又觉得还不够,又把两块没用过的塑料布找出来,洗干净之后挂起来晾着。

把这些晾晒的前期工作干完了,万海潮才走进厨房,把平时煮饭的大锅洗干净,打进去小半锅水,开始烧火。

等万海潮的水煮开了,万爸和万妈一人挑着一担小白虾回来了。

这些小白虾的身长只有几个厘米,壳又硬,新鲜带着壳不怎么好吃。不过汤熟之后晒干打出虾米,味道则很不错,很多人喜欢拿它和鸡蛋一起煎。味道一流。

因为它的壳硬,晒干之后打虾米,很容易把壳完全打干净,不像其他的有些虾,壳会跟肉粘一起,很难清理。

万海潮让两位弟弟看火,她和万妈把虾洗干净,放进开水锅里,加些盐,等水再次开了就捞出来晾晒。

煮了好几次水,才把两担虾都煮完了。

万爸还去再挑一次,挑回来后直接弄到万海洋家里去了。

而九堂伯家,则不敢这么张扬,因为他们家在村中间,一挑过去,半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