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党卫军精锐(第2页)
威尔斯的目光又被派普营的侦察车吸引过去——4辆sd.kfz.222轻型装甲车,正以大约30公里的时速,在纵队的两翼灵活迂回。车上那20毫米机炮的炮塔缓缓转动着,黑洞洞的炮口警惕地指向任何一处可能藏有伏兵的树林。装甲车驾驶员的护目镜镀着防雪盲的黄铜涂层,在月光下闪烁着金属的光泽,显得专业又高级。可再看看他们连的侦察兵,还在费劲地用冻得僵硬的手指,艰难地擦拭着结满霜花的望远镜。而更让威尔斯心头一紧的是,当一辆半履带车突然抛锚时,从后舱门卸下的,赫然竟是两门pak38型50毫米反坦克炮。
在这支气势汹汹的钢铁纵队尾部,六十余辆喷涂着红十字标志的欧宝卡车,正规规矩矩地排成三列纵队,不紧不慢地缓缓跟进。
车顶上的防空灯,被裹上了蓝色遮光罩,在雪夜之中,远远望去,恰似一串悬于半空的幽蓝灯笼,散发着神秘而又微弱的光。
战斗群与救护车队始终保持着五十米左右的距离。这个距离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不会因为拉得太远,而让车队毫无遮蔽地暴露在敌方炮火之下;也不会靠得太近,以免一旦遭遇伏击,被那突如其来的危险波及。威尔斯留意到,每隔十辆救护车,便会夹着一辆装备了pak38反坦克炮的装甲车,炮手蜷缩在炮塔之中,时刻警惕着周围的动静。
当浓重的迷雾开始悄然弥漫,逐渐遮蔽众人的视野时,派普营的车队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协同能力。半履带车之间凭借着闪烁的车灯信号进行着流畅的交流,那信号闪烁的频率与节奏,仿佛是一种独特的语言。
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他们所在的卡车队列,却好似一群行动笨拙的野牛,只能靠着司机们拼了命地猛踩油门,才能勉强跟上整个车队的节奏。威尔斯隐隐约约听见,从驾驶舱里传来上尉连长气急败坏的咒骂声,在这被迷雾笼罩的寒夜中,显得格外突兀。
午夜时分,整个车队来到一处背风的峡谷,决定在此暂时休整一番。威尔斯瞧见,救护车队的驾驶员们动作娴熟地将卡车驶向路边的沟渠,紧接着,迅速用帆布将车顶上那醒目的红十字标志遮盖起来。与此同时,士兵们正忙着给半履带车加装防滑链,他们的动作一气呵成,熟练而又高效,那流畅的操作,仿佛这套流程他们已经重复了无数次,早已烂熟于心。
当车队重新启动,继续前行时,威尔斯透过车窗,看到派普营的指挥车旁,有两名党卫军士兵正专心致志地擦拭着崭新的kb42新型突击步枪,枪管上那崭新的出厂编号都还清晰可辨。
尽管己方的装备与这些党卫军相比,显得老旧许多,但即便如此,当黎明的曙光到来之时,他们依然会毫不犹豫地跟着这些装备精良的党卫军一同冲锋陷阵,手持着手中略显老旧的步枪,凭借着数量有限的铁拳反坦克火箭筒,为了营救320步兵师,拼尽自己身上的最后一丝力气。这,就是残酷的战争,它从不给你挑选同伴的机会,你唯一能做的,只有毅然决然地选择战斗,在枪林弹雨中奋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