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程儒和:我可真是一个丧良心的
【这些贪官可谓是真的有钱,有财。e`z!小*说/网? ¨已?发!布,最′新+章^节\
朝廷收税“十之西”地方就敢收到“十之七八”
包括自朝廷而来的各种灾荒补贴,轻减赋税,但层层剥削,到了百姓手中己经一丁点不剩。
黄奉灭贪官,世家的行为自然是得到了百姓的大力支持,刘岳因此收获了不少民心。
刘岳曾怀疑过黄奉,但查其背景,也是个可怜之人,又加上黄奉将此种行为全部以一己之力承担。
骂名是黄奉的,声望是刘岳的。
黄奉靠着狠辣,以及贪财的性子获得了刘岳的信任。
每当黄奉收割掉一家,其财产便会一分为三。
百姓一份,黄奉一份,刘岳一份。
即便是刘岳身边的人提醒他黄奉此行为无异于壮大自己的势力,万一此人要反,对刘岳而言可是严重的损失。
刘岳都置之不理,对于黄奉截留下的钱,他是知道的,他还知道此人都花在享受上了。
逛青楼,男儿本色,刘岳对于黄奉又是贪财又是好色的行为,很是满意。
人有弱点,他才能把握的住。
其实黄奉早就知道刘岳的行为,始终对他保持怀疑。
但刘岳却不知道,黄奉一边朝着刘岳要钱,让刘岳对他愈加放心,一边偷偷的将钱全部通过“春风楼”支援给大梁将士。
掏空刘岳口袋,支持大梁将士。
真不愧是我方黄奉!
咱也不知道黄奉是怎么和程儒和联系上的,这个时候的小程同学还是跟在文帝身边当背景板的。?2`8-看·书¨网\ ?免!费¢阅*读?
恭喜小黄同志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终于入了文帝的眼,并且因为其左口袋掏空右口袋的事件,成功在文帝眼中占据一席之地。
眼瞅着刘岳的声望逐渐加强,黄奉那叫一个着急。
文帝不急,黄奉都替他着急。
快马加鞭的送去一封信。
大概就是刘岳打下一片地方就开始施粥,又是不收税,让百姓休养生息的。
搞得刘岳不仅仅是得到了势力范围内的百姓的拥护,其他城池的流民都朝着这边来。
声望比你这个当皇帝的还要高,陛下赶快朝刘岳下手吧。
还在信中标明刘岳的兵力以及布防图等等,就连刘岳每天晚上在哪里睡觉的都告诉文帝了。
说起施粥,程儒和瞬间有个点子,大旱有大疫,粥,哪里有肉粥好喝?
再搞点死去的人尸动物尸体,用尸体浸泡过的河水煮粥。
只要黄奉稍微安插几个人进去,毕竟就算是施粥,刘岳也不可能亲自来监督,不信下面的人对于薅钱没有想法。
许之以利益,有了第一次,自然会有第二次。
喝了这样的肉粥,怎么可能不得病。
既全为病逝,又与他黄奉何关?
自然是查不到他得头上,反而是吃了刘岳的肉粥就会得病,但吃了大梁的粥就不会得病。?k*s·y/x\s^w′.*c!o*m_
猜一猜百姓会如何想?
所谓声望,不过是当百姓吃上饭,但如果吃了这饭会得病,那谁还敢吃?
即便刘岳的是肉粥,大梁的是清粥,但大梁的粥可不会得病。
百姓们自然惶恐,再传一传谣言,估计会以为这是上天的惩罚。
天命是站在大梁这边的,老天爷是在惩罚他们这些吃了反贼之食的大梁百姓。
再来一波祥瑞,凡是造反之人皆会遭受天谴,重新悔过之人,大梁也愿意接纳等等之类的。
程儒和与黄奉身影同时出现在天幕之中,他们面无表情,眼中皆是冰冷到极点的光芒。
好像死掉几个城池的百姓对他们而言并不是什么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