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能种地的才是好地
别看现在的游牧民族,各个家中不是千百亩草原,就是数不清的牛羊,身上的黄金都按斤来算,玛瑙珊瑚蜜蜡之类的。
身上随随便便的带上个几十万的东西,真正的牛马流下了悲伤的眼泪。
“吃好,喝好,还比我有钱,那身上的老蜜蜡就高达五位数”秦小秦伸出五根手指,说着说着就激动起来。
古代的游牧民族和现代的游牧民族,两者的生活简直是一个地上一个天上。
不要以为古代的游牧民族牛羊多,上百万头,就以为他们天天吃烤串。
如果真的天天吃肉,那就不会天天盯着中原了,毕竟大梁的百姓还不能一年到头都不一定吃上几回肉。
游牧民族能天天吃肉,那形势将会反转,该是大梁入侵匈奴才对。
根据记载古代的游牧民族生活是非常艰苦的,食物单一,基本是那块地方也种不了粮食菜之类的,也因此匈奴人的寿命极短比之大梁百姓还要少上个几年。
而且他们什么都吃,狼狗狐狸等等。
食物极其短缺的时候,有过食人的记录。
夏天喝奶,如果有死去的马匹或是牛羊则是做成肉干,而到了冬天,则是熬小米粥,还是和中原王朝换取的。
他们不会轻易地吃掉牛马羊,因为这是他们的生产工具,不到万不得已是绝对不会吃掉地。
再回到此时的大梁王朝,自景帝统一天下到永安五年,大梁并未和匈奴互市。
夏季还好,冬季寒冷,再加上大雪覆盖,匈奴人过的很是艰难,就连大梁百姓都不容易度过冬季,更不要说匈奴底层了。
因此,一般而言春冬时节是匈奴频繁进犯的时间。
匈奴所在的领地纬度偏高,冬季漫长,积雪覆盖深,气候寒冷,牛羊马冻死的不在少数,且如今对战大梁又战败,徐成俘虏了不少牲畜。
人被俘虏,牛羊马也被掳走。
这下是人财两失】
{古代的游牧民族那日子简直就不是人能过的,根据记载“匈奴遭遇雪灾,未到开年,单于率领上万骑兵进攻河套地区。又遇大雪,一夜雪深仗余,匈奴骑兵冻死无数,生还者十之一二”}
{其实这次冒顿进攻大梁不仅仅是为了巩固自已的统治地位,更重要的是想要掠夺中原资源}
{匈奴:羊腿管够,马奶畅饮,天天吃饱喝足,谁没事想着打仗去送命?}
{大梁百姓:所以你们活不下去就想着来抢我们的?}
{没办法,都是为了活着,雪灾的时候可不管你是哪里的人,都是一样的嘎}
{一亩水田可以养活一个人,但一亩草场却连只羊都养活不了}
天幕上的感慨,现实中的大梁上到景帝,下到普通百姓都很难去感同身受。
匈奴苦,他们难道就不苦了吗?
上郡的百姓看着天幕,脑海中回忆徐成徐青两人的英勇身姿,对于弹幕上说的则是嗤之以鼻,知道后世匈奴也变成了他们大梁的百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