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啥掰我一块 作品

第325章 情财杀机(第2页)

张泽天汇报了通讯调查的初步结果:“陈队,电信局那边反馈了。郭友建那台Bp机,从上周三下午他离开店铺后,便就没有呼入记录了,最后一条呼入记录,是一个号码,上面写着‘来聊聊吧。’。”

“来聊聊吧?”陈默自言自语的重复了一遍,“这个号码,很有可能和郭友建的失踪有关!张泽天,你们继续追踪,去火车站、汽车站摸一摸情况,看看他到底有没有离开广华?”

“明白。”张泽天记下。

“拆迁这块,”陈默看向高志阳,“高志阳,你负责联系一下区里负责旧城改造的部门,侧面打听一下文化宫后街这一片拆迁的确切消息,补偿标准、推进进度。注意方式方法,别打草惊蛇。”

“好的陈队。”高志阳点头。

“人际关系调查是目前的难点。”陈默的笔尖在郭友建的名字上重重画了个圈,“根据目前了解,他性格孤僻,未婚,独居,社会关系简单,主要活动范围就是家和店铺。”

“母亲周红霞住城东,关系尚可但不算特别亲密。店里就他一个人,没有雇员。邻居反映来往不多。这种独来独往的人,一旦出事,线索往往最难挖。”

众人陷入沉默。胡峰闷声道:“他老娘那边,还有没有其他亲戚?或者以前的朋友、同学?”

“周红霞那边,前期派出所同志已经详细问过,”陈默翻看之前的记录,“她老伴去世多年,郭友建是独子。她提到几个远房亲戚,但都在外地,来往极少,派出所也初步联系过,都表示很久没联系郭友建了,对近况一无所知。”

“同学朋友……年代久远,周红霞也说不上来具体的,郭友建似乎毕业后就没什么来往了。”

会议室的气氛有些沉闷。郭友建像是一个活在社会缝隙里的人,他的消失,除了母亲焦虑的报警,几乎没在周围人心里激起太大涟漪。

这种“透明”的状态,给侦查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拆迁的线索虽然重要,但目前也只是个模糊的动机方向,具体会牵扯到谁,毫无头绪。

就在大家苦苦思索突破口时,会议室的门被推开了。副局长李爱国端着搪瓷茶杯走了进来,杯口还冒着丝丝热气。

“李局!”众人纷纷起身。

“坐坐坐,都坐着。”李爱国摆摆手,走到会议桌旁,目光扫过众人,最后落在陈默脸上,“怎么样,小陈,郭友建家里查过了?”

“查过了,师父。”陈默简要汇报了勘察结果和邻居反映的情况,包括拆迁的线索,“家里没人,没有近期活动迹象。邻居证实至少一周以上没见到他。拆迁补偿这块,我们正在核实。”

李爱国点点头,慢悠悠地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嘬了一小口,然后才开口:“嗯,拆迁是个方向,利益动人心,值得深挖。不过,小陈啊,你们现在把重心都放在拆迁和亲戚朋友上,是不是忽略了一个很基本的问题?”

陈默和其他人都看向李爱国。

李爱国放下茶杯,手指轻轻点了点桌面:“一个男人,没结婚,没老婆,这很正常。但这不代表他在男女关系上就是一片空白,是个清心寡欲的和尚。”

他顿了顿,目光带着老刑侦特有的洞察力扫视着在座的年轻刑警们,“尤其是一个三十八岁、身体健康、经济条件即将因为拆迁得到显著改善的成年男人

。”

“他可能没有公开的配偶,但私底下呢?有没有走得特别近的相好?有没有那种……关系比较密切的异性朋友?”

陈默心头一震!他之前确实把注意力都放在了家庭、社会关系和外部利益冲突上,李爱国的话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一个被他忽略却极有可能存在的隐秘空间。

郭友建性格孤僻,不代表他没有情感和生理需求。这种需求往往隐藏得更深,关系也更私 密,不为外人所知,却可能是解开他失踪之谜的关键!

李爱国看着陈默眼中闪过的恍然,继续说道:“查查他的通讯记录,特别是手机和那个Bp机,除了亲戚、客户、日常联系人,有没有某个号码联系得特别频繁?”

“尤其是晚上或者非工作时间?查查他的银行流水,有没有固定的小额支出,比如吃饭、看电影、开 房?或者有没有给某个特定账户转过钱?”

“再查查他常去的地方,除了家和店,还有没有其他落脚点?问问古玩街他隔壁的老板,或者他住处附近的小卖部老板、早点摊主,有没有见过他跟哪个女的走得比较近?哪怕只是偶尔一起出现?”

李爱国的思路清晰而务实,每一句都指向最可能隐藏线索的角落:“记住,这种关系往往见不得光,当事人会刻意隐藏。但只要是存在过的关系,就一定会留下痕迹。”

“一个独居男人突然失踪,除了钱,情也可能是要命的根子。两条腿走路,拆迁这条线要查,这条线……更不能放!”

“明白了,师父!”陈默立刻应道,思路豁然开朗,“泽天,重点梳理郭友建的通讯记录,尤其是过去半年内频繁联系的非工作、非亲属号码,特别是女性机主!”

“高志阳,查他的银行账户流水,注意固定的小额消费支出或转账。胡峰,跟我再访古玩街和他住处周边,重点摸排他是否有固定交往的异性对象!”

“是!”众人齐声领命,沉闷的气氛被打破,新的侦查方向已然明确。

陈默知道,找到这个“她”,或许就能找到郭友建失踪的真相,甚至……揭开那隐藏在黑暗中的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