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文物(第2页)
“你怎么不跟我商量?他梗着脖子,说那是国家的,就该还给国家,还提什么当年淑芬信里的警告,说我看东西的眼神就不对…我们吵得很凶,邻居可能都听见了。”
林文博的声音低哑下来,充满了懊丧:
“吵完架,他气呼呼地去睡觉了。我坐在他那破客厅里,越想越气,越想越恨!几十年!我惦记了几十年的东西,就这么没了?他张义倒成了高风亮节?凭什么?我…我鬼迷心窍了…看到他桌上还有半瓶散酒,我兜里正好有之前失眠医院开的安眠药…”
“我磨了几
片,放进他喝酒的杯子里,又给他倒了点酒…他每天晚上都有喝酒的习惯,那天晚上我看他喝完,没多久就睡沉了。”
“然后…我就看到了那个煤炉。天冷,窗户也关着…我想,如果煤气漏了,意外…意外死了,谁也不会怀疑到我这个几十年没回来的‘老友’头上。我就…就用他家里的螺丝刀,把烟囱接口那儿的螺丝…拧松了半圈…”
林文博把头深深埋下,肩膀微微颤抖:
“做完这一切,天还没亮,我就走了,坐最早一班火车回了南方。我以为…以为做得天衣无缝…”
审讯室里一片寂静。陈默将提取到的现场螺丝刀上的指纹比对报告,以及邻居关于南方口音男人争吵的笔录复印件,轻轻推到林文博面前。铁证如山。
林文博抬起头,老泪纵横,他望着陈默和魏建国,眼神空洞而绝望:
“警察同志…我现在…现在才觉得,我这是图什么啊?为了那些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钱…害了老张的命,也把自己一辈子都毁了…我要那么多钱…有什么用啊…”
他颓然地靠在椅背上,仿佛被抽走了所有力气,只剩下无尽的悔恨在寂静的审讯室里弥漫。
数月后,广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依法不公开开庭审理了此案。
法庭上,公诉人宣读了起诉书,出示了大量物证、书证、证人证言以及被告人林文博在侦查阶段的供述。辩护律师主要围绕林文博年事已高、认罪态度较好、具有坦白情节等进行了辩护,请求法庭从轻处罚。
法院经审理查明:
被告人林文博为谋取非法利益,在被害人张义拒绝其要求并出示文物已捐赠证明后,心生怨恨。
利用被害人饮酒习惯,在其酒中投放安眠药物致其昏睡,随后故意破坏煤炉烟囱接口制造煤气泄漏,最终导致被害人张义一氧化碳中毒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犯罪手段隐蔽,后果严重,社会影响恶劣。
法庭充分考虑了林文博的年龄、认罪悔罪态度等情节,但认为其犯罪动机卑劣,预谋性强,不足以对其从轻处罚。最终,广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被告人林文博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剥夺政 治权利终身。
判决下达后,林文博未提出上诉。他将在监狱的高墙内,度过余生。
结案报告被整齐地归档。光明分局刑侦大队的会议室白板被擦拭干净,等待着下一个案件。
陈默站在窗前,望着窗外广华市渐渐亮起的万家灯火。这起由半世纪前埋下的恩怨引发的血案,终于尘埃落定。
凶手伏法,逝者安息。但陈默心中并无太多轻松。
他转身,拿起桌上那枚从张义家煤炉上拆下的、带着细微划痕的螺丝钉——它作为关键物证之一,即将被移送封存。
冰冷的金属触感传来,陈默轻轻叹了口气。有些锈蚀可以清除,而有些深植人心的锈蚀,一旦蔓延,结局往往令人扼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