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我给你主任(第2页)
“徐局,信息散乱、线索割裂,是制约我们侦破效率,尤其是侦破系列性、流窜性案件的最大瓶颈之一。”
“我们有了设备,但缺能把设备效能最大化、把信息真正‘用活’的核心人才。”
“张泽天同志技术扎实,有公 安业务思维,是不可多得的人选。”陈默语气恳切。
“我们大队的指挥中心,需要一个像他这样的带头人,才能把‘情报导侦’的理念落到实处。我想请求市局,把张泽天同志调到我们光明分局刑侦大队。”
徐海涛静静地听着,手指无意识地摩 挲着茶杯边缘。
陈默的想法再次让他感到这个年轻人的锐气和前瞻性。
他欣赏陈默在方山县案中表现出的担当和能力,也乐见基层单位进行有益的探索。
但调走市局的计算机硕士,这可不是小事。信息通信处的处长怕是要跳脚。
“小陈,你的想法很有魄力。”徐海涛缓缓开口,“张泽天确实是个人才。但是,他在市局,服务的是全局。调到你们分局,是不是有点大材小用?而且,信息处那边的工作怎么办?他们处长老王可把他当宝贝疙瘩。”
“徐局,分局刑侦大队是打击犯罪的最前沿阵地。信息只有在实战中快速流转、深度分析,才能转化为战斗力。”
陈默迎上徐海涛的目光,“张泽天在市局,更多是维护系统、做技术支持。但在我们大队,他将是‘指挥调度与情报中心’的负责人!他将直接带领团队,运用技术手段为一线侦查服务,用信息指引破案方向!”
“这更能发挥他的专业所长和价值。我相信,他在分局做出的实战成果,最终也能反哺和推动市局整体的信息化建设。”
陈默顿了顿,补充道:“至于信息处的工作,张泽天同志过去也主要是负责专项技术支持和开发,并非日常运维的核心。而且,我们分局离市局很近,如果市局有重大项目需要他短期支持,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指挥中心主任?”徐海涛捕捉到了陈默给出的职位,眼神微动。这个位置在分局刑侦大队算得上核心中层了,分量不轻,说明陈默是真心实意想重用张泽天,给他平台,而不仅仅是借调个技术员。
办公室陷入短暂的沉默。徐海涛在权衡。
陈默的锐气和清晰的规划打动了他,方山县案的成功也让他愿意给这个年轻人一些支持的空间。
而且,如果光明分局的改革真能闯出一条依托信息化提升刑侦效能的新路子,对他这个新局长也是政绩。
“嗯…”徐海涛沉吟片刻,终于点了头,“你的理由,有一定道理。基层需要探索,也需要专业人才支撑。这样吧,张泽天的调动,原则上我同意了。”
陈默心中一喜:“谢谢徐局!”
“别急着谢。”徐海涛摆摆手。
“有几个条件。第一,要征得张泽天本人同意。他想不想去基层,想不想干你这个指挥中心主任,得他自己说了算。”
“第二,信息处那边的工作交接要做好,不能影响市局的正常运转。第三,人给你了,平台也给你了,我要看到实效。别给我搞成花架子!年底,我要看到你们这套东西,在实战中拿出了像样的成绩单!”
“是!请徐局放心!一定不辜负您的信任!”陈默挺直腰板,语气坚定。
“好,你去找张泽天谈谈吧。就说我原则上同意,但要他本人自愿。”徐海涛挥了挥手。
陈默在市局信息通信处那间堆满主机和线缆的机房里找到了张泽天。他正埋头在一台电脑前,屏幕上滚动着复杂的代码。
“泽天,忙呢?”陈默打招呼。
张泽天抬起头,看清是陈默,有些意外:“陈默?你怎么来了?”
陈默把他叫到安静的走廊,开门见山:“泽天,我调到光明分局刑侦大队当大队长了,正在搞点改革。”
张泽天点点头:“听说了,动静不小。还从翠湖搞了批电脑相机?”
“对。设备有了,但缺个能把它们真正玩转、把信息变成破案武器的人。”陈默看着张泽天的眼睛,“我想请你过来,担任我们刑侦大队新成立的‘指挥调度与情报中心’的主任。”
张泽天愣了一下:“主任?我?”
“对。”陈默语气肯定,“位置给你,权限给你。你的任务,就是给我带出一支能用好电脑、用好数据、会分析情报的队伍来!”
“用技术手段,给一线侦查员装上‘千里眼’和‘顺风耳’!不是让你来修电脑的,是让你来改变我们破案方式的!徐局那边,我已经汇报过,他原则上同意调动,但前提是,你自己愿意。”
张泽天镜片后的眼睛亮了起来。
在信息处,他大部分时间都在维护老旧系统和处理各种琐碎的技术故障,一身本事感觉无处施展。陈默描绘的场景——用技术主导情报、直接服务一线破案——正是他内心深处渴望的。
指挥中心主任的职位,更是一个能让他施展抱负的平台。
“光明分局…刑侦大队…指挥中心主任…”张泽天低声重复着,手指无意识地捻着衣角,内心显然在激烈斗争。从市局到分局,级别待遇可能差不多,但环境和挑战完全不同。是留在市局机关按部就班,还是去基层一线开疆拓土?
“我知道有挑战,也可能比在市局辛苦。”陈默加了一把火,“但在这里,你能真正看到你的技术、你的分析,变成抓住罪犯的力量!你带出来的队伍,可能就是未来全市,甚至全省公 安刑侦信息化的标杆!”
张泽天深吸一口气,抬起头,眼神变得坚定:“陈大,什么时候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