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北沙梁疑云(第2页)
“这起案子是积案了,当时我们也组织了大量的警力,不过最后收获不太多,所以就先放下了。”赵建伟接过陈默手中的卷宗,解释道。
“这起案子确实不好破,出租车司机是一名叫杨秀珍的女性,死亡方式是被一刀刺在脖子上失血过多毙命,现场有很多血迹,车辆被遗弃在北沙梁,不过这个案子是满打满算都快五六年了。”
“当时没围绕着北沙梁做一次排查吗?”陈默进入了办案状态,也就省去了客套。
“等一下,这个案子我让专案组的成员来负责。”赵建伟匆匆走了出去,片刻之后带进来了一个四十多岁的警察。
“这是我们刑侦支队的王栋,他从一开始就在专案组。”赵建伟指着旁边一名普通的中年警察介绍道。
虽然我国刑侦工作有着命案不破,专案不撤的口号,但有时候太过无力的案子,会逐渐将专案组的成员抽调走,最后只留下一两个熟悉案子的警察跟进。
毕竟警力是有限的,一时无法侦破的案子,只能先把有限的人手腾出来,去侦破那些有希望一时侦破的案子。
“麻烦你介绍一下案子吧,王警官。”面对陌生的战友,陈默再次客套起来。
“当时案子发生后我们对现场第一时间进行了保护,这个北沙梁是我们仙台城郊的一个村子,不过因为靠近市区近,所以很多打工的人会在那里租房子。”
“案发后我们组织了大量人力对北沙梁进行排查,结果没什么收获,因此我们怀疑嫌疑人肯定是逃跑了。”王栋大概介绍了一下。
这个年代,出租车确实很容易发生抢劫案,毕竟扫码支付还没有出现,出租车司机一天跑下来车里现金不少,因此也会成为抢劫犯的重点抢劫对象。
“杀人的凶手应该是不是第一次杀人,或者从事屠宰工作。”他指了指照片,说道:“你们看,他下手很稳很准,一刀毙命,不像是新手。”
刘东的话也不无道理,一刀毙命在现实生活中是很难的事情,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刀很容易卡在骨缝里出不来也进不去。
“那当年有没有想过和其他抢劫杀人案并案调查。”陈默继续问王栋。
“想过,但没有符合案件的抢劫杀人案能并案的。”王栋思索片刻,回答道。
一般来说,抢劫杀人案的凶手,不会只作一次案,有时候往往尝到一次甜头,他们就把这项工作当成了日常收入途径。
“现在科技手段上来了,我们仙台市刚刚建了一个微量物证实验室,你们如果有需要,我可以为你们安排。”赵建伟作为刑侦口的领导,为了破案也咬着牙下了血本。
没办法,毕竟这个案子现在是很难破的,北沙梁人口流动性大,再加上这个年代坐火车也不要身份证,凶手很容易坐着火车跑到千里之外。
况且,这辆被抢劫的出租车停在北沙梁,很有可能都是第二现场,万一是凶手杀完人开车逃窜到这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