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这是假的
萧纪时浑身透露着凛冽的杀气,“这两个人,都不是你这等腌臜东西能动得了的!还不快滚?!”
他猛地一脚踹在赵子晋的腰眼上。?w_a~n,b!e?n`g_o^.?c/o~m*
赵子晋痛得涕泪横流,连滚爬爬地挣扎起来。
看着周围逐渐显现的暗卫,各个手拿长剑严阵以待,恐惧地看了一眼的萧纪时,不敢再停留,狼狈地逃出了小院。
萧纪时看着赵子晋消失在夜色中,眼中的杀意才缓缓收敛。
他立刻蹲下身,探了探地上二人的鼻息,确认只是昏迷后,迅速脱下自己身上的外袍,小心地盖在两人身上,将她们裹紧。
随后,一个手势,暗卫隐入黑暗。
他轻盈地跃上院墙边那棵茂密的杨树上,靠着树干,看着下面的两人,松了一口气。
翌日清晨。
微光透过窗棂洒进房间,穆莺莺嘤咛一声,捂着额头。
她猛地坐起身,昨晚的记忆瞬间涌入脑海。
迷香!赵子晋!撕扯的衣服!
她惊恐地低头检查自己的衣物,还好,虽然有些凌乱,但还算完整。
她身上盖着一件宽大的绣金外袍,上面的暗纹她在熟悉不过。!幻*想′姬, ?追!最.新¨章\节¨
是他……萧纪时,他又救了自己一次。
刘子墨也揉着剧痛的额角坐了起来,脸色苍白。
两人目光交汇,昨晚的那幕瞬间了然于心,无需多言。
“这个赵子晋……竟然如此下作!”刘子墨的声音带着后怕,“莺莺,我们……必须更加小心了。他疯了,什么都做得出来。”
穆莺莺沉重地点点头,刚想说什么,脑海中突然响起系统的提示音:
【警告!紫薇草生长进程因迷幻香残留影响而减缓,建议补充有机肥料以加速恢复。】
紫薇草!
穆莺莺反应过来,顾不得许多,匆匆道:
“子墨,我先去后院看看草药!”
她快步跑到后院肥沃土地。
果然,那几株深紫色的紫薇草,叶片似乎比昨天蔫了一些,光泽也黯淡了。
【生长已暂停,施肥后成熟倒计时:3小时】
穆莺莺立刻冲到旁边的鸡棚,那里有她之前堆积发酵好的鸡粪肥。
她忍着异味,迅速铲起几铲子,均匀地撒在紫草的根部。
做完这一切,她稍稍松了口气,还好发现及时,只等三个小时后的成熟,不然这些天的工作就全毁了。¤6~1=)看3书=={网?§} xu首??x发¨
然而,就在这时院外传来了一声巨响。
院门被人从外面粗暴地踹开,瞬间木屑纷飞。
一行人气势汹汹地闯了进来。
为首者虽然换了一身不起眼的灰布衣裳,脸上也做了些遮掩,但那通身的气度,穆莺莺一眼就认了出来,是大皇子萧康安。
他身后跟着几个同样乔装打扮的侍卫,中间抬着一顶极其低调的小轿。
穆莺莺强作镇定地上前一步:
“大殿下?现在……似乎还没到我们约定的日期吧?您今日突然驾临,所为何事?”
萧康安根本不理睬她的问话。
他猛地回身,一把掀开轿帘。
一股浓重的药味和淡淡的血腥气瞬间弥漫开来。
只见轿子里,一个身着素白寝衣的女子被锦被包裹着,斜靠在软垫上。
她面容极其苍白,毫无血色。
紧闭的眼睑下,眼珠若有若无的转动着,嘴唇上还沾染着两抹已经发黑的污血。
“弱弱!”
萧康安轻轻摇了一下女人,没有得到任何回应。
他猛地转过身,动作迅速,腰间佩剑出鞘,剑锋带着杀气,抵在了穆莺莺的脖颈之上。
锋利的刃口瞬间割破了她的皮肤,一丝鲜红的血线蜿蜒流下。
“让你找的东西呢?!”
萧康安咬着牙,像是在克制情绪,“弱弱……她今天早上突然呕血不止。太医……太医说她心脉衰竭,毒素已入膏肓,若再找不到解药……撑不过……撑不过今晚三更了!”
他手中的剑又往前压了一分,鲜血渗出得更多。
“我不管你用什么方法!立刻!马上!把龙烟草给我交出来!”
萧康安朝着屋内瞥去,“如果救不了弱弱……我就让你全家,还有你那个好侄子,全都给她陪葬!一个都别想活!!”
“大殿下,您先冷静点。”
穆莺莺不敢呼吸,生怕他一个情绪激动手滑,直接身首异处,只
能放缓了声音劝阻。
叫他没反应便指着「肥沃土地」上的紫薇草,“殿下,那龙烟草,就种在那里。你看,民女没有骗您,就是需要些时间。”
萧康安顺着穆莺莺手指的方向看过去,紫薇草迎着微风悠然地摇晃着,叶片在阳光下萦绕着一层朦胧的光晕,倒真像仙草一般。
手上的剑松了松,神色也缓和了下来。
利剑入鞘,他的心情似乎也好了一些,难得的来了一句:
“冒犯了,穆姑娘。”
说完便竖起手指,身后三四个背着药箱还在发抖的医师走了出来,
“你们几个,去看看那是不是传说中的龙烟草,要是说些看不出来的废话,就把自己的眼珠子挖出来喂狗。”
说完嘴角扯出了一丝狞笑,穆莺莺的心却悬了起来。
她知晓虽然药效一致,但这不过是寻常的紫薇草,若是被大皇子发现……
那几个医师走到紫薇草面前,又是掐又是闻,还时不时掏出来几本医疗典籍对照。
几近半小时过去,萧康安失去了耐心。
“看出来什么东西了没?”
周遭没有一人敢出声,各个脸上皆是惊恐和犹豫。
“整个太医院,就这么点水平?罢了,这眼睛给你们也是无用,不如挖了喂狗去。”
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猛吸一口气,走出来跪了下去,小腿还在不自觉的颤抖:
“回大皇子的话,这……这草与传说中的仙草不符啊!”
“什么?!”
“您看,龙烟草在典籍中记载,应当是绿色叶背,可这……分明是红色。况且形状也许古籍记载有较大出入。”